2015年6月9日 星期二

財經專訪 - 打電話問功課(三)

以下是電台聽不到的財經問答

聽眾:我曾聽說,衍生工具以期指最公道,道理是甚麼?
不是主持:期指買賣沒較容易操控,特別是即月期貨,好處是投資者任何時間可揸(Long)可沽(Short),這是事實,不過話說回來,開市前的對盤價真是豈有此理,多時見對比上日收市有數百點甚至上千點的差別,不知發生了何事,容易使人誤會,雖然投資者已見怪不怪,惟仍可造成震撼和混亂,當局應再檢討這機制,及警告那些無緣無故輸入大差價的經紀行,在內地,此謂擾亂金融,罪名可不輕。

聽眾:你相信大行報告嗎?
不是主持:除了有不良動機,大行的研究報告都是忠於數據和訪問公司所知的去向,有參考價值,研究部門每年經費龐大,服務對象是證券公司的大客戶,另一方便,也希望和上市公司保持關係,將來能做點生意,如集資等,現時大行報告隨處可得,包括報章及電台,一般小股民獲知已是明日黃花,可能是大戶出貨時候,大眾容易被所謂目標價誤導,以為還有很多水位,要知道,大行可隨時修改,不會先通知小股民。
對於研究報告,印象最深刻是佳寧,每間大行都喻買入,最後的一份,由一間當時著名的國際大行推介,整吋厚的全面分析,週末剛送出,星期一佳寧已宣佈停牌,繼而破產被清盤。

聽眾:為甚麼有些股評家很強調是獨立股評人?
不是主持:表面上,不是任職證券業務公司,看法和角度應較客觀,獨立人士何語獨立,我從沒不懷疑其後有利害關係,例如成立公關公司替上市或附屬公司作有關推廣活動。

聽眾:我覺得財經節目主持很厲害,問他們甚麼股票也懂,隨時侃侃而談。
不是主持:其實您也可以,只要開啟電腦,甚麼資料可隨手拈來,但不知何時開始,詢問前需要登記你的問題,還要表示你甚麼價錢買了那只股票。

聽眾:為甚麼他們需要知道聽眾買入的價錢?
不是主持:我也不知道真正原因,大概是方便迎合作答,其實聽眾問對某股票意見,跟持有的買入價不知有何關係,好的公司應推蔫在適當時買入,表現差及業務不濟的公司應放棄,與買入價何干。

(未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