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編•卷五•《近體中•七言》
2020年3月31日 星期二
初哥學佛經佛語「鏡花水月」
內編•卷五•《近體中•七言》
2020年3月30日 星期一
初哥學【詩品】卷中《宋光祿大夫顏延之詩》「出水芙蓉」
[南北朝時期詩歌批評著作,原名《詩評》,唐代改名為《詩品》,分上中下三卷。古詩人借用芙蓉來稱讚詩的華麗,今人多用「出水芙蓉」來形容美女。]
1 湯惠休:南朝宋詩人。生卒年不詳。
2020年3月29日 星期日
Stock market outlook
醉眼看新聞(一九二) 特稿 - 何謂政治不正確
2020年3月26日 星期四
疫情過後 狂想曲
X月X日
全世界一個多月來已無新症確診,痊癒的陸續離開醫院,特別醫療團隊解散,政府給予特別假期,並準備頒勳章嘉許。
市面重現人潮,飲食娛樂場所爆滿,演唱會、棟篤笑排期至大後年,酒店房間被預訂三年。
積聚了的購買力一下子被釋放,樓房出現搶購潮,購買先要填表登記,申請表被炒至五千元一張,名貴汽車交貨兩年後,連帶二手車也大幅漲價,法國名酒莊佳釀起碼過萬元一瓶。
旅行社應接不暇,熱門旅遊點名額定時拍賣,價高者得,社會充滿扯關係,人面廣,地位高才能找到星級食肆留座,並預示結賬時特別識做。
...急不及待,行頭執輸,慘過敗家,大清早起床,飛奔下樓去茶樓品茗,餓了不知多少個月頭,吃了不知多少餐即食麵,心情稍好時加條腸仔或一片薄火腿,現在準備大塊朵頤,到了以前慣常去的那一間,仍未起閘,門前貼有已破爛的停業啟示,看日期原來已是去年的事,再走了數間也如是,打道回府,準備換衣上班,忽然想起,已沒上班半年,公司已結業,還欠了我三個月薪水,勞工處已排期,十八個月後才審理我的「畸史」,回到家,桌上一大叠的信件,包括銀行催促供樓,唉,連利息也付不起,還有電費水費媒氣費單一大堆...原來起床時是南柯一夢。
諸位讀者,疫情過後,經濟如何,實未可料,但大家應心中有數,惟不敢想像,筆者頗認為各國將採嚴厲保護主義政策,中國人口多,近年經濟側重資產膨脹,現今最大隱憂粮食是淨輸入國,當心,聽聽習爺有話說。
2020年3月25日 星期三
初哥學古文《賣柑者言》劉基
明·劉基 字伯温
(公元1311-1375年)
[寓言諷刺當時社會,作者寫於元末歸隱前,後來復出輔助朱元璋建立明朝。]
杭有賣果者1,善藏柑,涉寒暑不潰2。出之燁然3,玉質而金色。置於市,賈十倍4,人爭鬻之5。
予貿得其一6,剖之,如有煙撲口鼻,視其中,則乾若敗絮。予怪而問之曰:“若所市於人者,將以實籩豆7,奉祭祀,供賓客乎?將衒外以惑愚瞽也8?甚矣哉,爲欺也!”
賣者笑曰:“吾業是有年矣,吾賴是以食吾軀9。吾售之,人取之,未嘗有言10,而獨不足子所乎?世之爲欺者不寡矣,而獨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11、坐皋比者12,洸洸乎干城之具也13,果能授孫、吳之略耶14?峨大冠15、拖長紳者16,昂昂乎廟堂之器也17,果能建伊、皋之業耶18?盜起而不知御19,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20,法斁而不知理21,坐糜廩粟而不知恥22。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飫肥鮮者23,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24?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無以應25。退而思其言,類東方生滑稽之流26。豈其憤世疾邪者耶?而託於柑以諷耶?
1 杭:杭州。
2 涉:經歷。
潰:潰爛。
3 燁然:[燁粵音葉]光彩鮮明。
4 賈:(通價)價格。
5 鬻:[粵音育]此解買。(本解作賣)
6 貿:此解買。(貿本解作買與賣)
7 實:裝滿。
籩豆:籩[粵音邊]和豆是古代祭祀擺放食物器皿;竹制為籩,盛載乾果;木制為豆,也有用陶或銅製,盛放魚肉等。
8 衒:(同炫)
愚瞽:愚人和瞎子。
也:(有版本為乎)
甚矣哉:過份矣。
9 食:(通飼)
10 未嘗有言:(有版本為未聞有言)
11 佩虎符:佩戴虎形兵符(古代用以調兵遣將憑證)
12 皋比:虎皮,此指將軍坐席。
13 洸洸:[粵音光]威武的樣子。
干城之具:捍衛國家人才,干是盾,城指國家。
《詩經·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14 孫、吳:春秋時代軍事家孫武和吳起。
15 峨大冠:高大官帽,形容威嚴。
16 紳:古代士大夫束外衣帶子。
17 廟堂之器:治理國家人才,廟堂指朝廷。
18 伊:伊尹,商湯時大臣,輔助成湯滅夏桀。
皋:皋陶,虞舜時大臣,執掌刑法。
19 御:抵禦。
20 法斁:[斁粵音道]法制敗壞。
21 奸:(有版本為姦)
22 坐糜廩粟:意思是坐高位不務正業,糜通靡,浪費,廩粟是倉裡的米,即糧餉。
23 醇醴:醇酒。
飫:[粵音於]飽食。
24 赫赫乎:顯赫。
象:(通像)此解仿效。
25 默默:(有版本為默然)
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初哥學【春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知難而退
[公元前632年,晉楚交戰,楚成王進入申城,說不要追逐晉國軍隊,並引兵書所述。]
1 軍志:兵書。
2 允當則歸:意適可而止。
2020年3月23日 星期一
【中國歷代皇帝】宣統帝 溥儀
2020年3月22日 星期日
特稿 - 誰愈走愈遠
醉眼看新聞(一九一)
2020年3月19日 星期四
普通話不通?
筆者在意大利,見旅遊區不少店舖僱用了中國人,在門外張貼「我們說普通話」,新聞報導,香港有某店舖告示「不招待普通話顧客」,可能香港店主不諳法律,或犯上歧視條例,店主想玩嘢,應弄點技巧。
先上合約法第一課,做任何生意,有合約法例規定,一宗交易的成立,最基本三個原素,Offer,
Acceptance,Consideration,一方開出條件,另一方接納,Consideration是交易的貨品,包括服務和金錢,這個生意合約才完成生效。
店舖開門做生意,貨品或食物標示價錢,法律上是Invitation to offer,顧客表示購買才是Offer,店舖願意售出,或接受訂單是Acceptance。因此店舖展示貨品價錢不是Offer,顧客不能以Acceptance來完成交易。說到此,店舖沒有Offer,所以可以拒絕任何顧客生意。這是一條兩世紀前的官司法例,之後依此案例。
原則上,某冰室可以不招待任何顧客,它可以標示「不招待不受歡迎顧客」,不能以言語或其他來區別,正如有高級消費場所標示「衣冠不整
恕不招待」,不能以某民族服飾拒絕。冰室店主或某原因不願做內地人生意,不能明顯的表示,如果耍手段使說普通話的顧客知難而退,可避免觸犯法律。
順便一提,光顧食店如發現食物不潔,例如有昆蟲,除了可即時投訴於食環署,如要私下訴訟索償,記得先付款,完成這合約才能採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