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5日 星期二

初哥學【春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退避三舍

[公元前647年,晉獻公聽信寵妃驪姬讒言,殺了太子申生,此為「驪姬之亂」,申生弟弟重耳逃亡多國十多年,到了楚國,楚成王上賓之禮待他,並問重耳若將來當上國君後如何報答,重耳恭維說楚國甚麼也有,許諾以下對話,避免衝突。重耳流亡十九年後得秦國秦穆公協助回國,當了國君成為晉文公,又後來楚國聯同數國攻打宋國,宋國向多國求援,由於重耳流亡宋國時也受禮待,答應相助,楚國得到消息,直接發兵攻晉,重耳守諾言,命軍隊退到城濮[粵音僕],距戰線三舍(九十里)之遙,楚軍以為晉軍不敵而逃,發兵追擊,中了晉軍埋伏而敗,史稱「城濮之戰」。成語「退避三舍」源出於此。]

(節錄)
對曰,若以君之靈1,得反晉國,晉楚治兵2,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3。若不獲命,其左執鞭弭4、右屬5,以與君周旋。

1 以君之靈:意謂托君之鴻福。
2 治兵:整治軍隊準備作戰。
3 辟:(同避)
三舍:古代行軍以三十里為一舍,三舍即九十里。
4 鞭弭:[弭粵音米]馬鞭和弓。
5 屬:佩繫。
櫜鞬:[粵音高堅]裝載兵器和弓箭的皮革器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