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2日 星期四

香港的問題在那裡

回歸以來,爭拗不斷,基本是既得利益者和受排擠者或是受剝削者的鬥爭,共產黨當年成功糾集群眾對抗地主,所以現今也最怕群眾發起活動。年青人充滿理想,不怕萬難,本是社會進步的主要動力,今天的年輕人,是不久將來的主人翁。很自然,在體制下原本得益者最怕改變現狀,因任何改變總有未知之數,大部份老人當家均犯此心態毛病。孔子云: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不於今也。

究竟香港面對問題的徵象在那裡,筆者冷眼觀察,是源於彈丸之地人口過多,這是政府人口政策錯誤,不要說全面配套未能對應,就是最基本的住屋也從沒計算適當,如果這是中央政府的陶化政策目的,是大錯特錯,不斷湧入人口而從沒解决民生問題,只有增加磨擦,更不用說兩地人民生活習慣,價值觀迴異。

前任特首狂言香港可容納一千萬人,要知道,無論再增加多少人口,各樣服務設施需求随着增加,換句話說,一千萬人以後同時需要更多人作各項支援,這是捨本逐末,最基本問題是,容納得下嗎?除了最大得益者地產商和擁有物業投資者,整個社會正嚐着人口過多帶來百物騰貴的惡果,亦是社會不安之源。

九零年代初期,在我服務的機構,大學畢業生入職起薪點一萬二千元,今天有較小型公司也不如,那年代最貴的雲吞麵店是五、六元一碗,今天漲了多少倍,不消說樓價和租金。

梁振英在任內做了最對的一件事,是制住了樓價,雖然如此,香港居住仍然是全球最痛苦的城市,但若非如此,以內地天文數字的貪款,和本港地產商強大的屯積和控制能力,更更不可想像。新世代的年輕人,既不可安居,又不安於樂業,焉有不造反?政治問題是導火線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