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

初哥學【論語】《顏淵第十二》君 臣 父 子

[齊王景公問孔子為政之道,他答道在不同崗位需當適合其位的職責。]

(第十一章)
齊景公問政于孔子1
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2。」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3,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4,吾得而食諸5?」

1 齊景公:姓姜,名杵臼[杵粵音柱],齊國國君,景是謚號

2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像君王,臣要像臣下,父要像父親,子要像兒子。意思各司其職。

3 信如:如果的意思。

4 粟:穀子,即小米,指糧食。

5 吾得而食諸:我吃得到嗎。

《荀子·卷五·王制第九》
故喪祭、朝聘、師旅一也;貴賤、殺生、與奪一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農農、士士、工工、商商一也。

《管子·卷一·形勢第二》
君不君,則臣不臣。父不父,則子不子。上失其位,則下踰其節。上下不和,令乃不行。衣冠不正,則賓者不肅;進退無儀,則政令不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