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日 星期三

又再講古 – 電影院

電影最早叫映畫戲,筆者童年時,電影院一天放映四場,大約時間是下午一點和三點,晚上七點和九點,有些遲十五分鐘至半小時,因為一套片的菲林,俗稱拷貝(Copy譯音)要走兩間映院,一齣電影有多卷菲林,七點開場的映院播完一卷,隨即用單車(腳踏車)送往附近另一同線映院,過程叫走片,曾有騎單車者中途發生意外,等着的一間要臨時播放一些短片,等至拷貝送到。

電影院後來有五點本放映的‘公餘場’,播的多是舊西片,因為不是首輪多院放映,不用走片,戲票是正場的一半價錢,早期西片會在戲院大堂說明「片上中文字幕」,最初期的字幕不是每句翻譯,只打出說話大意,記得中文片名改得貼切和雅致的是簡而清,人稱簡老八,名作有雲想衣裳花想容,蓬門今始為君開,夜半無人私語時..,皆取自家傳戶曉唐詩。

放映時若有要事要找某觀眾外出,可透過映院打字幕,當然要付費,但情况不常見。

後來電影院加開十二點半早場,再後來晚上十一點半的午夜場,甚受情侶歡迎,更推出兩點深夜場,但不成功,當年李小龍的精武門,甚為轟動,一天放映共六場,至今無來者。有朋友說有影院放早上十點半場,筆者無甚記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