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5日 星期二

初哥學曆法「黃道吉日」

中國古代傳統曆法是黃曆,有十二神煞,分掌吉凶。
青龍(子日) 明堂(丑日) 天刑(寅日) 朱雀(卯日)
金匱(辰日) 天德(巳日) 白虎(午日) 玉堂(未日)
天牢(申日) 玄武(酉日) 司命(戌日) 勾陳(亥日)

當中又分黃道和黑道:
(六黃道日) 青龍 明堂 金匱 天德 玉堂 司命
(六黑道日) 白虎 天刑 朱雀 天牢 玄武 勾陳
黃道六神當值之日,諸事皆宜,毋避凶忌,謂之
黃道吉日

2024年6月24日 星期一

初哥學佛經佛語【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

[記錄釋迦牟尼佛的宣說,為大乘佛教經典,尊為經中之王,有多個譯本。金剛經有五眼之說,下為佛與弟子對話。]

(第四十九至五十一節)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須菩提1!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2!如來有肉眼3。」「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4。」「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5。」「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6。」「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7。」

1 須菩提:釋迦牟尼佛五百弟子之一(有兩人同名)

2 世尊:對佛陀稱。

3 肉眼:人眼,據大智度論·三十三,肉眼照見近景物,遠的無法見,無法照見背後,無法照見內在,黑夜中沒法見。

4 天眼:修行禪定可得天眼,能洞見內外、粗細、前後、遠近、明暗、上下。天眼從福報得來,或從修行得來。

5 慧眼:照見諸法真相,能度眾生至彼岸。

6 法眼:徹見一切法之實相,了知俗諦,能令眾生修行證道。

7 佛眼:佛名覺者,具肉、天、慧、法四眼作用,無所不見,無所不知。

金剛經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666514

2024年6月23日 星期日

初哥學佛經【祖堂集】卷二《第三十二祖弘忍和尚》

[弘忍為漢傳佛教禪中五祖,臨終前,欲授法衣,大弟子神秀在廊壁寫下一首偈詩,其後有俗姓盧的年輕弟子知道,他不識字,口述由童子代寫另一首回應。弘忍法師聞之,喚他三更時份到他處,賜予法號,後卒獲傳法衣,成為六祖禪師。]

()
時眾中有神秀,聞師頻訓告,遂揮毫於壁。書偈曰: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盧姓弟子回應)
身非菩提樹,心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

師云:「三更則至。」行者便唱1
至三更,行者來大師處。大師與他改名,號為慧能2 

1 行者:未剃髮之修行者,此指盧姓弟子。
[粵音野],古代男子向長輩打揖時的道頌。

1 慧能:又作惠能,俗姓盧,生卒公元638-713

《景德傳燈錄·卷三·慧可大師下二世·前僧那禪師法嗣》第三十二祖弘忍大師
聆衆譽不復思惟乃於廊壁書一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莫遣有塵埃。

至夜,密告一童子,引至廊下能自秉燭令童子於秀偈之側寫一偈:
菩提本非樹,心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假拂塵埃。

其它版本 (神秀)
身似菩提樹,心似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不使惹塵埃。

其它版本 (神秀)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敦煌版本 (慧能)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臺,
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另一版本 (慧能)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2024年6月20日 星期四

「港大事件」你知定我知

我話你知,你話唔知。
我話你詐唔知,你話我屈你知。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第二》

港大校長與校委會主席公開隔空對罵,成國際笑柄,毀譽的不單是歷史悠久的香港首席學府,而是整個香港管治。雙方秉承鬥爭精神,敢於鬥爭,勇於鬥爭,至於是否善於鬥爭,筆者不曉。

大機構內有不同意見非罕事,但高層鬧偏見,最高當局應知曉,必然止於微時。港大事件反映不懂管治,弄至無可回轉的僵局,成立協調小組又是另一個謬誤,這豈公事公辦,事因已涉及個人私怨層次,非排解能妥善。

港人已習慣無可奈何,只好冷眼旁觀吃花生政治施壓可以表面阻嚇部份社會不滿,惟不懂管治是出於根源問題,不能只憑政治手段處理來徹底解决,筆者只能寫到此為止。

2024年6月19日 星期三

初哥學【紅樓夢】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雙星》開天闢地

[翠縷是史湘雲的丫環,她們談論甚麼是陰陽,翠縷忽有所悟地說了下面的話。]

(第二十五節)(節錄)
翠縷道:「這麼說來,從古至今,開天闢地,都是陰陽了。」

《三五歷記》·徐整
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清陽為天,濁陰為地。

2024年6月18日 星期二

初哥學【金瓶梅】第八回《盼情郎佳人占鬼卦 燒夫靈和尚聽淫聲》光陰似箭 日月如梭

[西門慶和潘金蓮合謀殺了武大郎,兩人幽會頻頻,一天用畢早飯,約定八月初六日,正是武大百日到了那天,仍在房間內鬼混,發出淫聲蕩語,被和尚聽到。]

(第十五節)(節錄)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1,又早到了八月初六日。西門慶拿了數兩碎銀錢,來婦人家,教王婆報恩寺請了六個僧,在家做水陸2,超度武大,晚夕除靈。

1 日月如梭是古代織布器具,織布時,梭子快速運行,形容時間如日月交替過得很快。

2 做水陸:水陸是法事的一種,要守一定戒律,如只可茹素等。

2024年6月17日 星期一

初哥學【西遊記】第三五回《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獲寶伏邪魔》人逢喜事精神爽

[孫悟空打敗老魔,群精屍橫遍野,老魔悲切悽慘,獨自坐在洞中,昏昏默默睡着了。]

(第十九節)(節錄)
這正是:
人逢喜事精神爽,悶上心來瞌睡多。

2024年6月16日 星期日

初哥學【三國演義】第九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 武侯彈琴退仲達》笑容可掬 傍若無人

[蜀魏交戰,孔明料司馬懿欲必取街亭,此乃守漢中咽喉要道,若失之則後果堪虞,參軍馬謖[粵音宿]自願往,孔明與他二萬五千兵,撥一員上將王平相助,再策劃其他將士照應,豈料馬謖到後自作聰明,棄街亭山下之地,屯營山上,認為憑高視下有利,王平勸諫不果,星夜差人去稟孔明,司馬懿知馬謖山上下寨,大喜,派兵圍諸山下,斷絕一切供應,山上無水,軍不得食,寨中大亂,有蜀兵下山降魏,司馬懿又令人沿山放火,馬謖守不住,殺下山西途奔,幸得援兵前來救他脫險,惟街亭已失。孔明知此事大震怒,匆匆安排退兵往西城縣,司馬懿亦引兵十五萬而來,時孔明身邊無大將,登城望見司馬懿兵分兩路殺來,决定擺空城計,大開四門,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孔明乃披鶴氅[粵音廠 毛大衣],戴綸巾,引二小童,在樓上焚香操琴,司馬懿見到以下情况,有伏,下令撤軍,孔明行此險着,為佳話,其後回到漢中,接見馬謖、王平等人,知馬謖不按軍紀,上山駐紮才遭大敗,遂有孔明揮淚斬馬謖之事。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軍,自飛馬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1,傍若無人焚香操琴。

1 笑容可掬:掬是雙手捧取,此形容笑容滿面。

2024年6月13日 星期四

電話滋擾

今時親友間手機通訊,多以WhatsApp等媒體進行,現時電話鈴聲響起,幾乎不是詐騙便是直銷,甚為擾人,令人討厭,筆者懷疑推銷成效,今天連本港最大的銀行也加入這令人厭惡的銷售方式,增其負面形象。

政府不肯立例禁止,筆者建議電訊公司加設軟件,撥電話號碼後要加按接聽人預設的簡單密碼(可以包括數字及*#)才能接通,相信能杜絕上述情况,筆者不介意多付點費用換取這服務。

又,政府是容許人對人(Person to person)cold call銷售電話,但筆者發現有機構在電話接通後先用錄音發放,明顯是違反條例。

2024年6月12日 星期三

初哥學【水滸傳】第二十五回《王婆計啜西門慶 淫婦藥鴆武大郎》一不做 二不休 斬草除根

[王婆獻計謀害潘金蓮丈夫武大郎,西門慶聽罷呼好。]

(第二十四節)(節錄)
西門慶道:「乾娘此計甚妙。自古道:『欲求生快活,須下死工夫。』罷,罷,罷!一不做,二不休!王婆道:「可知好哩!這是斬草除根,萌芽不發﹔若是斬草不除根,春來萌芽再發。官人便去取些砒霜來,我自教娘子下手。事了時,卻要重重謝我。

(「一不做 二不休」源出下列記載,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叛將謀反,唐德宗倉皇出逃,後來緩兵至,主謀朱泚逃亡,大將張光晟出降,為征討之李晟接納,並向皇上求情,但遭拒絕,行刑前張光晟以下言,意思是要就不要叛變,既已叛變,索性幹到底。)

《奉天錄》唐·趙元一
光晟臨死而言曰:「傳語後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2024年6月11日 星期二

初哥學【舊唐書】卷一五六•列傳一零六《于頔》人神共憤

[于頔[粵音滴](公元?﹣818),歷任唐德宗至唐憲宗年代大臣,後施政令人不滿,唐憲宗時期,有太常博士以下上疏。]

(節錄)
頔頃擁節旄1,肆行暴虐,人神共憤,法令不容。

1 頃擁節旄:節旄繫於竿首的犛牛尾,為天子賜的信物。整句意為大權在握。

2024年6月10日 星期一

初哥學【晉書】卷五一•列傳第二十一《束皙》一舉兩得

[束皙[粵音息]為西晉文學家,時國家糧食不足,他接了詔書,上議開闢西部地區耕種,亦可解决就業,並免稅十年。後他當上尚書郎。]

(十七節)(節錄)
一舉兩得,外實內寬1,增廣窮人之業,以闢西郊之田,此又農事之大益也

1 外實內寬:對外充實,對內寬鬆。

2024年6月6日 星期四

煙花 煙火 烽火

一向以為煙花或煙火均同樣是Fireworks,只是港陸兩地人不同叫法,經特區官員解釋,才知道煙花是大型,煙火則是小型,但何謂大小界定仍不清楚。特區政府每月盛事之一的煙火表演,迄今舉辦了兩次,却惹來內地遊客劣評,他們勞師動眾來到維港岸邊,看到只十分鐘的認為無看頭表演,治港的小紅書(某議員語)表示有被騙的感覺。

歷史故事烽火戲諸侯,也可能騙了人二千多年,傳周幽王燃點烽火,急召諸侯兵抵抗外敵入侵,弄虛作假為博褒姒一笑,歷史考古學家查證不到這事跡,認為是編織的故事《呂氏春秋》記載是幽王擊鼓喚諸侯而引褒姒之笑烽火

2024年6月5日 星期三

初哥學【三十六計】第二十五計 並戰計之《偷梁换柱》

[藉偷換瞞騙達目的,情况如第一計之《瞞天過海》]

頻更其陣,抽其勁旅,待其自敗,而後乘之,曳其輪也1

1 曳其輪《易經·第六十三卦·既濟卦》拖住車輪,行不得也。

(典故)
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時一病不起,召丞相李斯立長子扶蘇為太子,當時宦官趙高故意收藏密詔,秦始皇死後,趙高說服李斯,合謀造假詔書,賜死扶蘇,殺了他的大將蒙恬,然後扶植昏庸的幼子胡亥為帝,號秦二世。

2024年6月4日 星期二

初哥學【世說新語】《德行第一》「人無長物」

[古代人說無長物,是再無多餘的意思,現代人則說身無長物表示自己無值錢的東西。

()
王恭從會稽還1,王大看之2。見其坐六尺簟3,因語恭4:「卿東來5,故應有此物,可以一領及我6。」恭無言。大去後,即舉所坐者送之。既無餘席,便坐薦上7。後大聞之甚驚,曰:「吾本謂卿多,故求耳。」對曰:「丈人不悉恭8,恭作人無長物9

1 王恭:東晉太原人,歷任中書令,青州、兖州刺史。

2 王大:又名王枕,王恭的同族叔輩,後與王恭失和,官至荊州刺史。

3 :竹蓆

4 而。

5 :對晚輩或平輩稱。
東來(會稽古郡位於東面)

6 一領:一塊、一張、一件等用詞。
及我:給予我。

7 :草墊。

8 丈人:古代尊稱長者。

9 長物:此解多餘之物。

2024年6月3日 星期一

初哥學【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劉表列傳上•袁紹》仰我鼻息

[漢末年,各州擁兵自重,袁紹伐董卓,周邊的冀州刺史韓馥恐袁紹吞併冀州,此時,袁紹聯絡了北方公孫瓚帶兵南下,韓馥驚惶失措,袁紹乘機派人游說韓馥結盟,並割讓冀州袁紹以保命,韓馥手下進諫以下的話,但怯懦的韓馥還是讓了冀州袁紹。成語仰人鼻息源出於此。]

(第九節)(節錄)
騎都尉沮授聞而諫曰1:「冀州雖鄙2,帶甲百萬3,穀支十年4。袁紹孤客窮軍,仰我鼻息5,譬如嬰兒在股掌之上,絕其哺乳,立可餓殺。柰何欲以州與之6

1 騎都尉:官職名,漢武帝初置。

2 冀州:古九州之一,包括今河北、山西、及部份河南和遼寧省。
鄙:指處地偏遠。

3 帶甲百萬:形容兵力鼎盛。

4 穀支十年物夠十年,形容糧產豐富。

5 仰我鼻息鼻息是鼻子呼出的氣,此形容依賴於己。

6 柰何(同奈何)

2024年6月2日 星期日

初哥學【三國志】卷五四•吳書九《呂蒙傳》不探虎穴 安得虎子

[呂蒙(公元178220),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少年時偷偷跟隨姊夫戰鬥,被母責備,他以下回應。

(第一節)(節錄)
蒙曰:「貧賤難可居1,脫誤有功2,富貴可致。
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1 貧賤難可居:貧困難過活。

2 脫誤:意脫離不對()

《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第三十七
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滅此虜,則鄯善破膽,功成事立矣。」

《詩式·卷一·取境》唐·釋皎然
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