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5日 星期三

擦鞋典故

兒時常見茶樓餐廳內有擦鞋仔提着擦鞋箱叫嚷「擦鞋一毫」,有顧客便蹲着身子,很快便完成工作,最後過程是把擦鞋布在鞋的上面和四週拖扯,然後發出‘拍’的一聲響,但一直也看不到這響聲如何弄的。

六、七零年代,中環畢打里有四五檔擦鞋,最早時五毫子(其它地方兩毫),其中一檔收一元,叫水磨,磨鞋的時候不用擦或布,用手指塗鞋油加水,雖然價錢貴其他的一倍,但花的時間不只一倍,自己在家擦不到這效果,那時筆者收入低,只是自己擦鞋,後來大個仔揾到錢,每星期行過幫趁兩三次,已是每次兩元,是不便宜消費,若干年後,到最後所知,每對十元。這幾檔擦鞋列在一起,一字排開,午飯時間有時要排隊,他們全是潮州幫,外人不得加入。能知這事跡的是老中環。

同期在八零年代,有名戴叔的在雪廠街道亨銀行門前擺檔,與其他不同的是顧客有椅子坐着,也是水磨,每對五元,光顧的不是普羅打工仔,據聞他是得該銀行特准在門前營業。

以上價錢是依稀記起,實際或許不同。說起擦鞋,以前警察制服較現時的威嚴,不是誇張,那雙皮鞋真的光亮可照人,據聞規定,警察出更前必須把皮鞋擦亮,上級若發現鞋頭不光亮,警員可遭責罵,而該時文化是最下級的警員每天必須替上級擦鞋,或許這是後來用作阿諛奉承的代名詞起源,聞說當時新入職的警員每天要擦鞋十對八對以上,花的時間可不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