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眼近日看新聞,不但醉眼紛花,腦筋也亂,李老一時被批評在商不可盡言商,後來又被質疑為甚麼不公開招標,攫取最大利益,兩評論出自同一媒體。老李雖然身家不菲,但要當正確的惡人,恐怕輪不到他,社會不少人相信「誰大誰惡誰正確」也。
醉眼講一單原本公開招標,後來又私下交易的故事,1973年,山頂普樂徑有貴重物業公開招標和拍賣,是一座佔地逾萬呎的花園洋房連泳池,到截標前一日,拍賣行突然宣佈取消,原因是有人出高價錢直接購買,條件是取消招標及拍賣,買家是當時的新鴻基證券馮景僖先生,作價五百萬元,當年是一般人想也不敢想的數字。
請勿比較以上兩宗交易,因為商品性質不同,地理不同,年代不同,銀碼大小不同,買賣人種不同,政治背境不同,成交後果不同,還有,以前大買賣,只有旁人羨慕目光,現代交易,有人懷疑動機,有人直斥用心不良,以前只要買賣合程序,計算如何賺錢,現在要估算對國家民族的影響,隨時恐防可被引用國法調查,生意真難做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