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 星期三

【中國歷代王朝】(五) 周朝(東周)

(東周) 約公元前770~前256515 二十五位君
(同時亦是春秋時期-公元前770476/403年 戰國時期-公元前475/403221年)

任朝   君主                                                                     任期(約公元前)   在位()

     周平王        姬宜臼(周幽王之子)                               770720         51

     周桓王        姬林(周平王之孫)                                   720697         23

     周莊王        姬佗(周桓王之子)                                   697682         15

     周禧王(周釐王)姬胡齊(周莊王長子)                         682677          5

     周惠王        姬閬(周禧王之子)                                    677652         25

篡位   周廢王        姬頹(周莊王庶子 周禧王弟)                 675673          2

     周襄王        姬鄭(周惠王之子)                                    652619         32

     周傾王        姬壬臣(周襄王之子)                                618613          6

     周匡王        姬班(周傾王之子)                                    612607          6

     周定王        姬瑜(周傾王之子)                                    606586         21

     周簡王        姬夷(周定王之子)                                    586572         14

十一   周靈王        姬泄心(周簡王之子)                              572545         27

十二   周景王        姬貴(周靈王之子)                                  545520         25

十三   周悼王        姬猛(周景王長子)                                  520                     1

十四   周敬王        姬匄[粵音蓋](周景王之子 周悼王弟)     519476         44

十五   周元王        姬仁(周敬王之子)                                   475469          7

十六   周貞定王      姬介(周元王之子)                                 468441         28

十七   周哀王        姬去疾(周貞定王長子)                           441               3個月

十八   周思王        姬叔(周貞定王之子 周哀王弟)              441               5個月

十九           姬嵬(周貞定王之子周思王之弟)           440426         15

二十   周威烈王      姬午(王之子)                                 425402         24

二十一 周安王        姬嬌(周威烈王之子)                             401376         26

二十二 周烈王        姬喜(周安王之子)                                 375369          6

二十三 周顯王        姬扁(周安王之子 周烈王之弟)            368321         48

二十四 周慎靚王      姬定(周顯王之子)                               320315          6

二十五 周赧王        姬延(周慎靚王之子)                             314256   59

2025年4月29日 星期二

醉眼看新聞(號外) –國家主席致電美總統真相

侵侵揚言曾收到中國主席的主動致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一再否認,事件令全世界人撲朔迷離,一般相信堂堂美國總統不會信口雌黃,也不認為堂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會說謊,但事件真相只能是或不是,沒有中間落墨答案,醉眼好想找出真相,但此是國家機密,且是當今世上兩最大經濟體,醉眼人微言輕,完全沒有可能接觸任何有關方面。據悉最近中國代表團秘密到訪美國財政部被韓國記者撞着,但不足以證明甚麼。

中美兩國最高領導人會談,無論外交或禮儀,必需要即時傳譯,不可能兩人單獨進行,且醉眼相信侵侵不懂普通話,亦未聽過習主席說英文,如果是前江主席或有可能,因他隨時可以罵美總統Too simple, sometimes naïve,故此,無論習侵會議如何秘密進行,總會有其他人參與。

昨晚醉眼在書架隨手拿起一本書,一揭揭到李商隱的一首詩,詩云可憐夜半虛前席 不問蒼生問鬼神」,靈機一動,找來朋友的媽媽,她是橋底打小人鼻祖,請她出山,備香燭,誠心求真神帶回到習侵商談時間地點,未果,因他們沒有會面,退而求其次,聽聽他們說了些甚麼,又不成,因朋友媽只懂廣東話,不明所以,由於兩人在世,不能請神靈附體,醉眼不得要領。

醉眼既然認為雙方不會弄虛作假,只能懷疑事有崎嶇,突然想到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韙,以習主席之名致電侵侵,所以雙方都在講真說話,錯在侵侵沒有求證,誰人有此膽量,醉眼苦思了一個晚上,認為譚校長嫌疑最大,本來用電腦變聲技術,再加現代的AI模仿功能,誰也可以無所不能,醉眼之想起譚校長,因他曾經拍過一套電影「假如我是真的」,劇中他用電話冒充最高領導人,發令下級而達成某些目的,所以認為他駕輕就熟,不作他人想。

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初哥學【說苑】卷七《政理》名過其實

[《政理》是政治道理,指國事須有條理。凡事不可過份,應適可而止。名大於實,非福也。]

(第三節)(節錄)
水濁則魚困,令苛則民亂,城峭則必崩,岸竦則必阤1。故夫治國,譬若張琴,大絃急則小絃絕矣,故曰急轡御者非千里御也。有聲之聲,不過百里,無聲之聲,延及四海;故祿過其功者損,名過其實者削,情行合而民副之,禍福不虛至矣。

1 竦:(同聳)
阤:[粵音陀]險阻。

韓詩外傳·卷一
傳曰:水濁則魚喁,令苛則民亂,城削則崩,岸削則陂。故吳起削刑而車裂,商鞅峻法而支解。治國者譬若乎張琴然,大絃急,則小絃絕矣。故急轡御者、非千里之御也。有聲之聲,不過百里,無聲之聲,延及四海。故祿過其功者削,名過其實者損,情行合名,禍福不虛至矣。

《晉書·卷三八·傳第八·文六王傳》
帝哭之慟,馮紞侍側曰「齊王名過其實,而天下歸之。今自薨隕,社稷之福也,陛下何哀之過!」

晉書·卷三九·傳第九·馮紞
紞侍立,因言曰:「齊王名過於實,今得自終,此乃大晉之福。陛下何乃過哀!」

2025年4月27日 星期日

醉眼看新聞 –開天殺價 落地還錢

年長一輩知道若干年前的利源東西街攤檔售賣較廉價貨品,顧客問了價錢,但心中不知大概,嘗試還價一半,以為可以和檔主再討價還價,怎知檔主一聲說好,顧客反猶疑,還了一半價錢是否所值,但既然還了價,檔主又願意賣,騎虎難下,買下了,離開時心中忐忑不安,懷疑多花了,當了羊牯。顧客當時雖然仍可以改變主意不買,但既然大幅還價而檔主肯賣,說不過去,且隨時遭檔主辱罵,認為混吉。隨着社會進步,這類開天殺價的情況不多見了。

美國總統侵侵大幅增加關稅,其實一加再加已無實質意義,相信他明白上述把戲,加關稅只是手段,重要的一點,他事事採主動,遊戲中叫Upper-hand,先佔有利位置。最近他又宣佈有意將中國關稅大幅降低,有自欺的認為侵侵跪低,但沒留意其用意亦是有條件的,結果如何未知,惟他仍然如是上述檔主,期望成功主動建立對美國有利的交易,侵侵政府擅運用管理學上的Expectation management期望管理。

於此,醉眼引述林行止先生多年前寫了公社養豬的故事,有農民養了兩頭豬,一天黨的下令,消滅私有制,把豬充公了,歸屬公社,農民亦被派往公社工作,負責飼養以前屬於他的豬,後來公社制養豬不成功,農民獲發還他的豬,於是滿心歡喜,感到大恩大德,帶回本屬於他的豬回家。(故事是醉眼籠統記憶,讀者如有原作請提供。)

以下是近日發生的羅生門件之是非題

a.侵侵:美中之間正在談判    □侵講真消息   □侵講假消息

b.中國外交部:假消息        □外交部講真   □外交部講假

c.侵侵:習主席曾給我的話    □相信侵所講   □不信侵所講

(以下只准答de)

d.中國外交部無回應         □認同       □不認同
  =Silence means consent  

e.中國外交部懶得理睬        □是         □不是

提示:答案各自立場釐定,信者得救,或信者失救。

2025年4月26日 星期六

【中國歷代王朝】(四) 周朝(西周)

(西周) 約公元前1046~前771275 十三位君主

任朝   君主                                      任期(約公元前)   在位(約年)

       周文王  姬昌(周太王之孫) 11101061為西伯(爵位名)

     周武王  姬發(周文王之子) 10601046為西伯         10461043       96

     周成王  姬誦(周武王之子)                          10421021       47
       (
周公旦,後人稱周公,文王第四子,攝政及輔助周成王。)

     周康王  姬釗(周成王之子)                          1020996        26

     周昭王  姬瑕(周康王之子)                          995977         50

     周穆王  姬滿(周昭王之子)                          976922         55

     周共王  姬繄扈 又名姬伊扈(周穆王之子)             922900         12

     周懿王  姬囏 又名姬堅                             899892         25

     周孝王  姬辟方(周穆王之子)                        891886         15

     周夷王  姬燮(周懿王之子)                          885878         16

     周厲王  姬胡(周夷王之子)                          877841         36

       共和行政 (周厲王逃)周定公 召穆公共同執政          841828

十一   周宣王  姬靜(周厲王之子)                          828782         47

十二   周幽王  姬宮湦(周宣王之子)                        782771         11

十三   周攜王  姬余臣(周宣王次子)                        771750         21

周朝管治制度
周王(天子)
三公 - 太師 太傅 太保
六卿 - 太宰(政事) 太宗(祭祀禮儀) 太史(曆法) 太祝(祈禱) 太士(神事) 太卜(占卜)
五官 - 司徒(人民戶籍農業) 司馬(軍事) 司空(工程建設) 司士(軍法) 司寇(刑法訴訟)

地官司徒(人民戶籍農業)
春官宗伯(祭祀禮儀)
夏官司馬(軍事)
秋官司寇(刑法訴訟)
冬官司空(工程)

指定王位承繼人稱太子(一般為嫡長子)
諸侯封地稱國
大夫封地稱邑

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

【中國歷代王朝】(三) 商朝

商朝 約公元前16001046554 30位君主
甲骨文被考古學家發現於商朝出土文物

任朝   君主                                      任期(約公元前)   在位()

     商湯(又名武湯 天乙 大乙 謚號成湯)                 16001588       12

       太丁(又名太乙 商湯之子 立為太子但未從位而亡 追尊為王)                 

     外丙(商湯之次子 伊尹攝政)                         15881586        2

     仲壬(又名中壬 商湯之子 外丙弟 伊尹輔政)           15861582        4

     太甲(太丁之子 因顛覆湯法被伊尹放逐 三年後改過復位)15821550       32

     沃丁(太甲之子 伊尹繼續輔政)                       15501530       20

     太庚(又名大庚 太甲之子)                           15301505       25

     小甲(太庚之子)                                    15051488       17

     雍己(小甲之弟)                                    14881476       12

     太戊[粵音冒](雍己之弟)                             14761419       57

     仲丁(太戊之子)                                    14191408       11

十一   外壬(太戊之子 仲丁弟)                             14081398       10

十二   河亶甲(太戊之子 仲丁和外壬弟)                     13981389        9

十三   祖乙(河亶甲之子)                                  12891370       19

十四   祖辛(祖乙之子)                                    13701356       14

十五   沃甲(祖乙之子 祖辛弟)                             13561336       20

十六   祖丁(祖辛之子)                                    13361327        9

十七   南庚(沃甲之子)                                    13271321        6

十八   陽甲(祖丁之子)                                    13211314        7

十九   盤庚(祖丁之子 陽甲弟)(遷都於殷 自此商朝稱殷商)    13141286       28

二十   小辛(祖丁之子 盤庚弟)                             12861272       14

二十一 小乙(祖丁之子 小辛弟)                             12721251       21

二十二 武丁(小乙之子)                                    12511192       59

       祖己(武丁長子受誣陷被逐 追尊為王)

       祖戌(未即位 追尊為王)

二十三 祖庚(武丁次子)                                    11911180       12

二十四 祖甲(武丁第三子)                                  11801160       20

二十五 廩辛(祖甲之子)                                    11601156        4

二十六 (又名 祖甲之子 廩辛弟)                    11561147        9

二十七 武乙(丁之子)                                    11471113       34

二十八 太丁(又名文丁 武乙之子)                           11131102       11

二十九 帝乙(太丁之子)                                    11021076       26

三十   帝辛(又名紂王 帝乙之子)                           10761046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