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9日 星期一

逆線行車

電視新聞報導有一掛中港牌的私家車在隧道內迎著兩線的對頭車不斷逆線行駛,左穿右插,險象橫生。

令筆者想起八零年代在大陸也曾「享受」的特權經歷,一年隨本港某地產商往廣州參與一商業大廈平頂儀式,話說在羅湖已不用排隊,先前已把回鄉證(通行證)交給辦事人,沒多久,經特別通道,沒有移民櫃檯,沒有海關,直出車站,車輛從火車站開出,由警車開路,沿途遇交通擠塞,警車帶頭越過對面行車線,逆線行駛,筆者覺得好不威風,但另一方面,筆者心想,我們一行只是普通的投資商人,可以獲得如政要的特殊待遇。

後來筆者獲知,我們得到如此的厚待,事前已打點一切,筆者更知悉,地產商打從第一天回內地投資,已不斷和官員「打交道」,難怪商人普遍認為在中國內地行賄是國情,這就是為甚麼大家現在擔心的引渡法,一朝天子一朝臣,怕有一天被秋後算賬,何况這是有追溯力的。

2019年4月28日 星期日

醉眼看新聞 (一四四)

(本港新聞)
-特首與保安局長力排眾議,認為通過引渡法是要填補漏洞,稱此問題並非以往刻意不處理,只是一直多年來未被發現。基本法從磋商,起草,立法到現在數十年,經歷無數中英專家學者,居然無人察覺有如此巨大漏洞,簡直是黑洞,以前從起草到通過的基本法委員會,至今仍有健在的委員,無人能指出這漏洞,全部是廢柴?現今兩位高官真高人也。
-有關引導法之辯解,鏡頭前表現不同,特首趾高氣揚,局長則苦口苦臉,似有難言之忍。
-又有關引導法,有認為法庭只能參據表面陳辭,未必能確實把關。顧名思義,故此有認為把關這神聖工作,應交給威勇的解放軍。
-放寬海外醫生實習方案,衛生局長稱先要定義何謂臨床工作。有性工作者被控賣淫,她否認控罪,也定義為臨床工作。
-有煙民反對禁售電子煙,因為有不同口味,認為應予吸煙人士多個選擇。又有癮君子倡議開放不同純度海洛英,不同級別鴉片..等,也是享受層次不同,應給予更多選擇。

(國際新聞)
-臺灣富豪商人有意參選總統。商而優則仕乎?
-某臺商稱受關公及媽祖指示競選總統。世界領袖不少有宗教信仰,惟共產世界是無神論,因為其領袖已是神?

2019年4月25日 星期四

路上零意外

上星期發生四輛巴士首尾連接相撞,幸好沒有嚴重傷亡,今天科技已發展無人駕駛,此等意外是可以避免,這其實也不是我的發明,只不過年少時已有此想法,相信亦已有人研究。

方法是在車頭裝上感應器,計算車速,自動保持與前車不超越最低適當距離,當距離過近時,汽車自動收油減速,司機加油也起不到作用。感應器還可裝在車尾,亦計算車速,當後面車輛太緊貼時,車尾自動亮起煞車燈,又或閃亮壞車燈,警惕後來過於接近車輛。

希望很快的將來這裝備成為法例,阿彌陀佛!

2019年4月24日 星期三

藍絲黃絲

香港近年撕裂,弄出一次又一次的衝突,爆發了大規模的社會運動,筆者以理性心態了解事件,成了豬八戒照鏡,因為無論藍或黃,大多偏激,不少認為非友即敵。但凡有規模性的動亂,港英時期多時會成立調查委員會,發表獨立報告,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很可惜,涉及中國政府政治層面,現今特區政府不會為,亦不敢碰。

以筆者觀察,藍絲黃絲粗略可以這樣分類:

藍:大部份是社會上的既得利益者,這不難理解,好食好住,生活安定,又或收入豐裕,不願改變現狀。

黃:生活大多不如意,發展受制肘,眼看社會不公義,不滿現狀,又或心中更有理想,不惜抗拒強權,雖然是螳臂擋車。

藍的又以商界特別是與內地有生意聯繫為多,黃的平均較年輕,不滿社會現狀的年青人不獨香港為然,是世界及歷史現象,原因亦不離上述,當然不乏心懷理想主義者。香港的藍與黃另一普遍分別是擁共與反共,由於中國大陸是只由共產黨統治,故此在某些人眼中反共成了不愛國或等同反中國,甚至善意批評政府官員也被扣上帽子,本來罵執政黨與愛不愛國不能劃上等號,但在中國政治氣氛下,便成了莫須有,而不少為了己身利益,加入口誅筆伐。筆者經常反省地問為甚麼大有前途的人不惜犧牲,以自己的前途下注?而這些不少亦屬好食好住一族,本可以過較優閒的日子。

凡事不能只看表面,犯了法受制裁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我們要反過來思考為甚麼那麼多知識份子以身試法?打一譬喻,有人偷了麵包,偷竊當然是違法,捉往官府,官了解後,其人家窮,幾天沒飯吃,法官警戒他後,並在法庭濟貧箱取二十元給他,這是筆者年幼時常見到的新聞。我們不應鼓勵或贊成犯法,惟同時亦需了解犯案的真正原因,便不會老是苛嚴指責偷麵包的人。五四運動當年學生學者佔據天安門,是反腐敗愛國行為,後來受到歌功頌德,八九民運也是佔據天安門,亦是標榜反貪腐的愛國行為,現今是罪人。朱耀明牧師已七十多歲,姑勿論是否同意他的言論行為,深信他也沒有半點為個人謀私利,但社會上有聲音認為不該緩刑,幾乎要立刻置他於死地。對這社會事件,是香港的不幸,無論誰是誰非,我們只能歎息,但此時,居然有人雀躍萬分,大事慶祝,予人覺得是交心」。

認識不少在內地投資的愛國商人,也不時發表交心」之言,筆者發現十居九十持有外國護照,每談起此事均表示心照不宣。寫到此,心中有疑問,林鄭特首的家人是否仍持英國護照?網上看不到放棄外國護照的消息,只有林鄭早前稱無必要放棄,她說只是多一個旅遊證件,果如是,內地官員達貴不少持有外國護照,難道中國護照在外旅遊不受歡迎?

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初哥學【全相二十四孝詩選】《扼虎救父》

[又是誇張不可能的事,古人弘揚孝道,但故事脫離現實。]

晉楊香,年十四歲,嘗隨父豐往田獲傑粟1,父為虎拽去。時香手無寸鐵,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2,踴躍向前,扼持虎頸,虎亦靡然而逝,父子得免於害。

詩曰
深山逢白虎,努力搏腥風。
父子俱無恙,脫離饞口中。

1 父豐:父親名楊豐。

2 不知有身:不顧自身。



2019年4月22日 星期一

初哥學【全相二十四孝詩選】《埋兒奉母》又名《為母埋兒》

[編這故事不知所謂,滅絕人性,談孝何由,古代以作教材是荒天下之大謬。]

漢。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得黃金一釜。上云官不得取民不得奪。

詩曰
郭巨思供親。埋兒為母存。
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


2019年4月16日 星期二

初哥學【韓非子】卷七《說林上第二十二》遠水不救近火

[說林上》是述說林藪,即歷史與民間傳說的薈萃。戰國時代,魯國與強大的齊國、晉國、楚國相鄰,魯國君恐齊侵犯,派公子到晉和楚當官,若齊來犯,得晉楚緩手,大臣犁鉏以下比喻,諺語「遠水不救近火」出於此。]

(第十九節)
魯穆公使眾公子或宦於晉1,或宦於荊2,犁鉏曰3:「假人於越而救溺子4,越人雖善游,子必不生矣。失火而取水於海,海水雖多,火必不滅矣,遠水不救近火也。今晉與荊雖強,而齊近,魯患其不救乎5?」

魯穆公:魯國君。
宦:當官。

2 荊:楚國地處荊州,故又稱荊。

3 犁鉏:[鉏粵音鋤]魯國大夫名。

4 假:借求。

魯患其不救乎:魯國禍患恐怕難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