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時網上流傳下面一個關於廣東話的故事:
前陣子在廣州一個飯局認識了一個川音畢業的湖北妹。閒聊間,我問她:妳來廣州5年了,怎麼一句廣東話都不會說?
她:身邊沒朋友說粵語,而且粵語也沒什麼好學的。
我問:此話怎說?
她說:大家都講普通話就好了,像粵語這種比較沒文化的方言,都快被邊緣化了,學它幹啥呀?學來有啥用呀!……
作為一個講了幾十年粵語又叫讀過下書的香港人,我對他說的當然是不以為然。我問:言下之意,你是覺得說普通話比粵語有文化有內涵?
她說:可以這麼說!
我笑著說:很好很好,作為湖北人,又是中原地區的中國人,你熱愛中國的文化麼?
她:當然熱愛了!
我:那你認為琴棋書畫、四書五經、唐詩宋詞…這些能代表中國的優秀文化麼?
她:可以。
我:你剛說你熱愛中國文化,那你瞭解唐詩宋詞麼?
她:一點點。
我:那你能隨便諗幾首唐詩宋詞出來聽聽麼?
她:其實我也不太瞭解,但我是有聽說過唐詩宋詞,我大概知道是什麼回事。
我笑說:好吧,我知你應該是跟絕大多數人一樣不瞭解的,不然你又怎會不知道距今已有1300年歷史的唐詩宋詞;其實大多數是用現今的所謂粵語寫成,用粵語才能讀得通順的呢?
她:嚇?不是吧!唐詩宋詞那些不是用普通話來諗的麼?
我笑說:1300年的唐代根本就還未出現現在所謂普通話,普通話是大概500年前北方蒙滿胡語雜交變種流傳至今的語言,不管詞彙、用詞、都比歷史久遠的廣東話單薄粗疏多了。如果你說熱愛中國的文化不是對人吹水唬弄的話,你就應該學好廣東話,不然你看很多古籍和唸唐詩宋詞就會看不懂讀不通。明白了麼?
蘇軾:「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的【食】字和【肥】字,正是廣東話。日常例子如~食餸、食嘢、好好食、肥仔、肥佬、肥騰騰。普通話唔係用「食」,係用「吃」,唔係用「肥」,係用「胖」。
李白:「人生得意需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樽】字,正是廣東話。日常例子如~買一樽豉油返屋企、飮番樽啤酒先、呢個玻璃樽入面係乜嘢來咖?普通話唔係用「樽」,係用「瓶」,一瓶、瓶子。(筆者:李白另一首詩行路難其一首句「金樽清酒斗十千」也是用樽字。更早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所寫滕王閣序已有「氣凌彭澤之樽」的樽字。)
古詩十九首其中:「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的【行】字,正是廣東話。行行重行行的意思是;行下,停下,再行下,又再停下,非常之依依不舍……廣東話日常例子如~行路、行街睇戲、行出去、行花市、行咗幾遠呀?普通話係用「走」或「逛」,走路、逛街。論語中孔子也是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凍死】,正是廣東話。廣東話日常例子如~好凍、凍冰冰。普通話唔係用「凍」係用「冷」。
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望】字,正是廣東話。廣東話日常例子如~望住前面、唔好四圍望、望乜嘢?普通話唔係用「望」係用「看」。
杜甫:「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的【隔籬】,正是廣東話。廣東話日常例子如~我就住喺你隔籬、隔籬鄰舍、搬過隔籬屋。普通話唔係用「隔籬」係用「隔壁」或「鄰居」。
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幾多】,正是廣東話。廣東話日常例子如~幾多錢?幾多個?普通話唔係用「幾多」係用「多少」。
還有太多太例子,不多說了,有興趣自己去查找答案吧!
粵語,有著千幾年深厚歷史文化基礎,係傳承中華古代文明的載體,推普冇問題,但倡議廢粵、貶粵、打壓粵語;絕對是破壞中華文化傳承的文盲行為。
還有,敬告各位,唐詩真係要用粵語來讀先至啱,如果自己不懂粵語;冇文化就算了,千萬別隨便亂說別人講粵語是冇文化,真係會失禮死人。
筆者按:其它還有廣東話【睇】字,如王勃《滕王閣序》窮睇眄於中天,白居易《長恨歌》含情凝睇謝君王;又蘇軾的「明月幾時有」的【幾時】,普通話是「何時」,還有李白《玉真仙人詞》「幾時入少室」,例子不勝枚舉;杜荀鶴《白遣詩》「貧富高低爭幾多」,【幾多】是不折不扣廣東話;李白《行路難》,【行路】是廣東話,普通話是走路;李白《贈內》「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普通話一般說天,不用【日】;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也是說日日;又是李白《上元夫人》身著赤霜袍,廣東話【著】衫,普通話穿衣;《木蘭辭》「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亦用著字;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舊時】還不是廣東話?李煜《望江南•多少恨》還似舊時游上苑;《木蘭詞》「阿爺無大兒」,廣東人稱呼別人說【阿】邊個;王之渙《登鸛雀樓》「黃河入海流..更上一層樓」,【流、樓】二字普通話不押韻;杜甫《儷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每一句只有廣東話才押韻;說普通話的很難理解詩詞裡的【恨】字,一般人見恨字即聯想仇恨怨恨,但白居易的《長恨歌》,在這首詩裡找不到半點仇怨,整首詩是形容楊貴妃懷念和追憶往日與唐明皇的日子,這個恨字廣東話的意思是極渴望,廣東俗話謂別人‘恨倒喇’是譏諷真是渴望得到啦;宋真宗《勸學詩》「娶妻莫恨無良媒..出門莫恨無隨人」,也正正是勿渴望的意思,與仇怨扯不上關係;更早如孔子曰「後生可畏」,廣東話後生仔女的【後生】早在二千多年聖人也用而非說年輕人。又再更早如《詩經》也常用廣東話的【俾】字,解釋是給予的意思,如《小雅•天保》俾爾單厚、俾爾多益、俾爾戩穀;及《大雅•抑》俾臧俾嘉。要找廣東話的文化歷史,真的說不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