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0日 星期四

初哥學【史記】卷一一六《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夜郎自大」

[漢武帝開發西南之地,公元前122年遣使者到滇國(今雲南),滇王問使者漢國大還是滇國大,使者回程經夜郎國,國君也問他同樣問題,因為路遠不通外,自以為本地最大,他們兩小國均不知漢朝地域之大。成語「夜郎自大」源出於此。夜郎國在那裡,有說在今貴州,無從究考,只知地小人少,國王從未出外,以為是統治最大之國,一天,出巡時問,那個國家最大,下屬奉承說,當然是夜郎國,又指着前面的山,問天下有比此更高嗎,下屬也說這是天下最高的山,及至河邊,問答也是最長大的河流。]

(第六節)(節錄)
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

《漢書·卷九五·西南夷兩粵朝鮮傳第六十五》
滇王與漢使言:「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各自以一州王,不知漢廣大。

2017年3月29日 星期三

初哥學【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智者千慮

[秦末年代,李左車為趙國謀士,被封為廣武君,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劉邦派韓信攻打趙國,李左車獻計帶兵繞道漢軍後方斷其輜重,不獲趙王接納,結果趙軍大敗,趙國滅亡,李左車被俘,但韓信禮待他,親自為他鬆綁,並徵詢他進攻燕、齊意見,他授了機宜,並且對韓信說了以下的名言,後來韓信一舉取得燕、齊之地。]

(第十二節)(節錄)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內篇·雜篇下》
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2017年3月28日 星期二

初哥學【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第二十六》渡易水歌

[荊軻(-公元前227)受燕太子丹所托刺殺秦王,太子丹送他至易水河邊,荊軻唱的短歌。]

(第三十三節)(節錄)
(渡易水歌)
風蕭蕭兮易水寒,1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1 蕭蕭:形容風聲。
易水:水名,源自河北省易縣,為當時燕國南邊界。

《戰國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質於秦亡歸》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2017年3月27日 星期一

初哥學【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毛遂自薦

[戰國時期,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平原君欲去楚國求救,從門下數千食客挑選文武全才二十人一同前往,但只選得十九人,後有一人名毛遂者自動推薦自己,到了楚國,毛遂說服楚王派兵助趙國。成語毛遂自薦源出自此。]

(第三節) (節錄)
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1:「遂聞君將合從於楚2,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3,不外索。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4。」

1 自贊:自薦。

2 合從於楚:(從同縱、指與楚國聯合抗秦)

2 偕:同行。

4 備員:凑足夠人員。

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醉眼看新聞 (七十八)

(本港新聞)

-巴西被揭發輸出[黑心肉],本港暫禁巴西肉類入口。各位市民準備,將來內地被揭發有毒或假食品,也隨時可被禁入口,據記錄,包括米、油、鹽、豉油、肉類、疏菜、髮菜、孔雀石綠魚類、蝦蟹及貝殼類、米粉、奶粉...及含大量PM2.5的空氣。

-梁特首說不能只看民望。此話當真,只可北望。

-特首競選劇終,囊括最佳男女主角,男女配角,最佳編劇,最佳幕後策劃,最佳臨記...假戲真做!

(財經新聞)

-有內地在港上市公司股價半日暴跌超過九成,港交所行政總裁稱交易所非賭場。是老千場也。

-股價暴瀉公司大股東表示市場不利消息是謠言。股民更傾向相信該大股東所說才是謠言。

便攜式洗衣機
 

2017年3月23日 星期四

最大貪污國

若干年前,往某些東南亞國家旅遊,過移民局時有不成文規定,若要順利過關,須在入境證件內放上若干現金。
筆者有次與一眾數家庭旅行,一行十數人,筆者權充領隊,安排大小成員在櫃檯前排隊,有移民局高級職員見此,着筆者收集各人護照,請筆者入房間內,問要不要喝東西,我有點受寵若驚,該官員細看每本護照,最後重複說‘No paper?”,筆者不明所以,但很快想起來,連忙取出錢包內的paper,就此全部不用排隊。筆者一向所聞,該小國政府上下貪污盛行,並非虛言。
今時今日,世界最大貪污國和貪官最多又是誰?無論是人數或比例,相信大家心中有答案,當之有愧。

2017年3月22日 星期三

初哥學【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破釜沉舟」

[公元前207年,鉅鹿之戰,項羽為報叔父之仇,親率軍攻章邯[粵音寒],渡江前命士兵打破煮炊斧鑊,渡江後鑿沉舟隻,只攜三日糧,以示必勝决心,後大敗秦軍,成語「破釜沉舟」源出自此。]

(第十二節)(節錄)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1破釜甑2,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3,無一還心4

1  沈:(通沉)

2 釜甑:釜是鍋,甑[粵音贈]煮飯瓦具。

3 必死:意不戰勝即死。

4 無一還心:無有退卻之心。

《漢書·三一·陳勝項籍傳第一》
羽乃悉引兵渡河。已渡,皆湛舡,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視士必死,無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