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二

為甚麼要扶貧 (社會篇六十)

說來諷刺,以世界標準,香港是富庶地區,為何還有赤貧,赤貧的定義是努力工作但收入不足以糊口。貧富懸殊是世界各地都有的問題,香港特別之處還有在職貧窮,即是有一份正常的工作但收入不夠維持最基本的生活,香港富豪富可敵國,配合政府經濟政策,應該是整個社會共享繁榮,奈何社會極端兩極化,[有人肥()到襪也穿不下](何鴻燊語),也有人努力工作但基本生活也成問題。

日本社會學家三蒲展著作[下流社會]描述整體社會生活水準下降,從欖核型變成啞玲型,即中產階層減少了,兩端的極富和極貧增加了,這情况在香港同樣發生,但日本窮人仍享有尊嚴,能體面地過生活。曾蔭權年代,成立扶貧委員會,具體扶了甚麼?社會似乎不大清楚,但貧下社會愈扶愈貧,窮人愈來愈多,不要說治本,標也治不來,究竟出了甚麼亂子?前朝政府以施捨心態扶貧,不是解决貧窮根源,政府官員不知民間疾苦,高級公務員只覺得他們是[社會優秀的一羣](曾蔭權語)

筆者認識雷賢達多年,他最近一語道破,整個香港的社會問題根源於地產過於昂貴,樓房貴,租金貴,這一髮已牽動全身,在飯店吃一碟飯要四十元,二十元是付租金,購買日常生活必需品,租金佔成本很大比重,不單窮人叫苦,中產家庭的日字也不好過,一名兒子的教育費可是低收入家庭整個月的收入,且有過之,生活水準不斷下降,一家外出吃飯是奢侈支出。

一個有為的政府要做到社會均富,平衡各階層,及協助脫貧,是脫貧,不是扶貧,怎樣做?各高薪厚祿的高官,想想辦法,下期讓我這小市民教你們如何對付高樓價,或許有助解决此[深層次矛盾]

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國民教育是甚麼 (社會篇五十九)

筆者任職高層管理時,公司有新政策推行,我與下屬管理層開會,除了希望得到他們的認同,很多時喜歡聽到[]字,我必細心聆聽,他們說不的理由,事實上,有些自己不是天天親自接觸的事,只有他們最清楚,所以新政策推出後,大都通行無阻。

特區政府成立了十五年,官員社會經驗應該很豐富,似乎還是那麼决乏智慧,我相信他們明白我上述所說的,但可惜,他們沒有勇氣向京官說不,以至有些政策連自己也認為不妥時,還要勉强推行,最新例子,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早前也說那本中國模式偏頗,但還要掩着自己的良知硬銷,你的內心好過嗎?特區政府官員有不良習慣,當不能說服市民時,便說:你們要對甚麼有信心。那麼顯淺的道理,信心是在於自己的表現向市民爭取的,市民不會無原無故無條件白給你信心,除了宗教上的信仰,又或是在沒有自由思想的地方,才被迫的。

勸喻梁特首,相信這是前朝遺下今屆的事情,社會待解决的問題多得很,現時推出這種受廣泛爭議的[新䣭],還是叫暫停的好,無謂再惹新的火頭,說不定會挽回了一點掌聲。

順便一談,我從沒有聽聞在自由思想的地方,政府整天叫市民學生要好好學習研究甚麼法,除非是在大學唸法律,那與政府政策無關,美國政府不用天天叫國民學習美國憲法,每個州也不會不斷鼓勵市民熟唸他們州的法律,在法治社會,每個公民都知到要守法,只有仗長官意旨的人,才常常强調[依法辦事]

驚喜的娛樂
http://www.youtube.com/watch_popup?v=GBaHPND2QJg&feature=youtu.be

2012年7月26日 星期四

黃油蟹 (生活篇六十七)

聽收音機廣告,黃油蟹上市了,筆者嗜蟹,但超過二十年沒嚐到滿意的黃油蟹,近年已全無興趣矣。

香港的黃油蟹主要產於流浮山一帶,那時不是喜歡便隨時可上酒家吃,只是夏末秋初,還要跟流浮山的酒家有點交情,他們捕獲了才打電話通知友好食客,要馬上即晚到,不能留待明天。黃油蟹體內金黃色的油流遍全身,爪尖也能嚐到那股甘香的蟹油,廚房蒸蟹的師傅要點功夫,不然蟹油溜掉便可惜。

順便一談,現代食物大都變了質,不是基因改造,便是飼料加添了化學劑,簡單舉一例,以前家中擺放了一個杧果,全屋也嗅到香味,現時在賣生果的地方,站在整檔杧果前也沒氣味。

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股市預測有幾派 (投資篇)

香港真是人才濟濟,不特馬評家多,每份報刊財經也有不少股評家,筆者甚少參考那些講完等於無講的評論,如不升便跌者,筆者從業多年,只有一天恆指無升跌,但歸納來說,專家有下列各派。

) 番攤派
賭場賭檯常見一些賭徒拿著紙筆記錄過去開了甚麼,從而主觀判斷下一回是開甚麼,財經版也有專家記錄升升跌跌的韻律,猜測下一天或下月是怎樣,還可預測先高後低或先低後高,厲害,但讀者不會記起他上月或前一天說過甚麼。

) 平均派
股價或指數有很多平均線,常用的有10天,20天,50天,100天,200天,250天…,專家看著現價走勢,向上的話便推測穿破上面最接近的一條平均線,反之向下亦然,有那麼多條平均線,可以中完一次又一次,若還不夠,可加5天,15天,25天…..此派除了平均線,還有陰陽燭派,解釋(一般是過後)甚麼是穿頭破腳,黃昏之星,烏雲蓋頂...

) 凡是派
跟上面差不多,不過加多一句,如果升破了某點便向上尋頂,跌穿了某點便向下尋底,亦即是升破了某阻力位便上望另一個阻力位進發,下跌了某支持位便下望下一個支持位。實會啱嘅(必對的),不死何止一百歲。

) 幾何派
用電腦輸入過往數據代入一條方程式,從而算出以後股市走勢。
STC+DMI+PVI+VRC+MACD+MVn+….
深奧的算術,不懂者看不明,但精算師看後也迷惘。

) 傳統派
此派最傳統,只看市盈率(P/E)和派息率(Yield),低市盈率和高股息率就是便宜,反之便是貴,就是那麼簡單。但2008年股災前40P/E仍認為不算高,現在十一、二倍也不便宜?

) 跟風派
每天開機看電腦的十大升幅或十大跌幅股,一於寧買當頭起,莫買當頭跌。
這一派是跟得快好世界,跟錯了便往紅磡世界(極樂世界)

) 風水派
風水其實是環境學,預測股市流年主要考慮各項年中重要因素,如一月效應,三月日本年結調錢回國,六月底半年結,年底櫥窗裝飾,基金經理放暑假等等,近年加上內地因素,五一、十一黃金週。

) 膳稿派
此派不用多講,是請君入甕,純在報刊寫專欄者不用註冊領牌,也不用申報利益,願者上釣。

) 飛鏢派
二十多年前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了一個比賽,根據一批專家的預測,一年下來,算算誰的表現最佳,同時間用一隻猩猩擲飛鏢,選了一批股票,結果是猩猩贏了。

最後,筆者認為任何派也敵不過造市的金融海盜,他們是字花廠主持派,專殺大賠細,贏硬。

2012年7月24日 星期二

律政司兼任法官 (時事篇二十一)

有多年駕駛經驗的汽車司機都知道,以前警察對違例交通執法甚嚴,甚至有時寧枉毋縱,駕駛者稍有差池,即收傳票,向警察解釋,一般回應是:你到時向法官講。(1996年金融風暴前,警察內部不成文規定,每名警員每天要交告票若干,所以接更後首要任務是抄牌。)

選舉種票風波,多人共用同一住址,律政司認為證據不足,不予起訴。多人同用一住址是鐵一般的事實,初步證據確鑿,應可提出檢控,讓被告自辯,說不定有人和盤托出,但律政司不知基於甚麼具體理由(壓力?),未審已判無罪,怎可服眾?

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金融海盜 (投資篇)

前星期看財經節目,主持王冠一講了一個生鬼名詞[金融海盜],金融海嘯的發生,全是因為金融海盜,英國最近重罰巴克萊銀行,因為控制利率,目的是要他們的衍生工具贏錢。法國興業Soc-Gen香港最近被証監罰款八千多萬元,亦是不道德的交易,魚混真實價錢,蒙騙客人金錢;匯豐涉及協助清洗黑錢,那麼大的數目,來去肯定有問題,無可能不察覺,但利之所在,道德毋存矣。

有關當局一天繼續容許這些五花八門的衍生工具,操控投資市場情况便繼續發生,獲利豐厚之故,每次事發後,有關金融頭頭便很快辭職,引咎乎?非也,揾夠了,另一位上場,他們一年的花紅已勝普通人多世所賺。628[為所欲為]一文說,高盛在經濟低迷環境下一年還清政府的貸款數百億美元,並能在金融海嘯後的一年創下利潤記錄。大約數星期前,一天美股大跌250點,高盛發佈消息,提議股市、商品、期貨全部空頭,但其後數週,全部比當時大升,高盛看錯市嗎?我不認為。一位前執行董事今年初離任時發表的一句說話:I attend derivatives sales meetings where not one single minute is spent asking questions about how we can help clients. It’s purely about how we can make the most possible money off of them. 我參加衍生產品營業會議,沒有一分鐘是如何協助客戶,只是談論任何方法鑽他們的錢。

証監若真有决心,可派人調查那些輪商証商,便知他們的電腦程式如何控制股價,達致殺倉的目的。証監以前調查的數字:投資衍生工具,96.7%的人是輸錢的


短片:小黑熊逃命記
www.flixxy.com/bear-animal-nature-film.htm

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

社會風氣與僭建 (社會篇五十八)

昨天[貪婪與進步]說及貪污,這問題在中國內地已舉世聞名,見怪不怪,奇怪自敗,在內地作業不懂這門路行不通,社會風氣已到完全接受境界,英文是Take it for granted。每當有官員被捕時,他們大聲疾呼,某某某等等也是貪貪貪,比自己更甚,社會到了如此地步,若不决心大刀闊斧改革,前途堪虞。

回說正題,記不起誰(好像是張震遠)說的:香港豪宅十間有十一間是有僭建物,亦是Take it for granted。這說明僭建的普遍,也是政府的錯,政府有關官員一向視而不見,本着不做不錯等退休的個人原則,以至前任與現任特首和一眾高官議員也犯了這疏忽罪,究竟是否屋宇署的條例過時,還是官民齊齊視法律如無物?

林鄭月娥處理新界村屋僭建問題值得一,手法剛中帶柔,限期前自動申報,再立寬限期清拆,雖未有最後時間表,但汝曾被警告,後來再犯者,不能怪無情也。在處理其它樓房問題上,政府應採近乎手法,沒有即時危險的,也應限期前拆除,業主對於有否僭建,大都心知肚明,不能推說要屋宇署通知才採取行動,局長署長不能推搪人手不足而不執法,執行法律,殺一便警百,政府可先向豪宅開始,面積單位大的先行動,如此類推,不出數年,全部歸正軌矣。

趁此亦請屋宇署檢討條例,有些是否過時或過份無必要,例如在露天地方搭花棚,無影響屋宇結構,又無阻礙他人,為甚麼是違法?

用愛心拍的短片,獻給有愛心的人看。
A Dog with Unconditional Love(無條件之愛)
Amazing! How do they make this film?

不可思議 ! 他們是怎麼拍出這部影片來的?
"Benji the dog - très belle"

http://www.youtube.com/watch_popup?v=FbLQUq6LB-I&vq=la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