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中國歷代皇帝】東晋 晋安帝 晋恭帝
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中國歷代皇帝】東晋 晋簡文帝 晋孝武帝
2018年10月29日 星期一
【中國歷代皇帝】東晉 晉哀帝 晉廢帝
2018年10月28日 星期日
【中國歷代王朝】(六十四) 晉穆帝 司馬聃
晉朝分西晉和東晉
公元265-420年 共一百五十五年
東晉 公元317-420年 共一百零三年 十一位皇帝
(五)
晉穆帝 司馬聃[粵音担]
生卒:公元343-361年
在位:公元344-361年
東晉第五任皇帝 晉康帝長子
[年號:永和、升平]
﹣建元二年(公元344年),司馬岳駕崩,司馬聃即位,年僅一歲,由母褚[粵音署]太后掌政,次年改年號永和。
﹣期間出現大書法家王羲之(303-361),《蘭亭集序》最為人津津樂道。
﹣公元361年病逝,年十八歲,在位十七年,葬於永平陵。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中國歷代王朝】(六十三) 晉元帝 司馬睿 晉明帝 司馬紹 晉成帝 司馬衍 晉康帝 司馬岳
晉朝分西晉和東晉
公元265-420年 共一百五十五年
東晉 公元317-420年 共一百零三年 十一位皇帝
(一)
晉元帝 司馬睿
生卒:公元276-323年
在位:公元317-323年
東晉第一任皇帝 司馬懿曾孫
[年號:建武、大興、永昌]
﹣有傳司馬睿是晉將牛金的兒子,本不姓司馬。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晉懷帝被俘,晉愍帝即位,司馬睿被封丞相。
﹣晉愍帝後亦被俘,司馬睿在晉朝貴族擁護下,公元318年即帝位。
﹣司馬睿在位六年,並無實權,公元323年,鬱鬱而終於建康宮內殿,年四十七歲,葬用建平陵。
(二)
晉明帝 司馬紹
生卒:公元299-325年
在位:公元323-325年
東晉第二任皇帝 晉元帝長子
[年號:太寧]
﹣太興三年(公元318年),晉元帝立司馬紹為皇太子。
﹣公元323年,晉元帝病逝,司馬紹次日繼位,改年號太寧。
﹣太寧三年(公元325年),司馬紹病逝於東堂,年二十七歲,在位不足三年,葬於平陵(今江蘇省江寧縣)。
(三)
晉成帝 司馬衍
生卒:公元321-342年
在位:公元325-342年
東晉第三任皇帝 晉明帝長子
[年號:咸和、咸康]
﹣太寧三年(公元325年),晉明帝立司馬衍為皇太子,同年晋明帝病逝,次日司馬衍即位,年僅五歲,由母親皇太后臨朝,次年改年號咸和。
﹣公元342年,司馬衍病逝於建康宮,年二十一歲,在位十七年。
(四)
晉康帝 司馬岳
生卒:公元322-344年
在位:公元342-344年
東晉第四任皇帝 晉明帝次子 晉成帝之弟
[年號:建元]
﹣咸康八年(公元342年),晉成帝病重,捨二子而立弟為繼承人,同年去世,司馬岳繼位,次年改年號建元。
﹣建元二年(公元344年),司馬岳病逝於式乾殿,在位僅二年。
2018年10月24日 星期三
【中國歷代王朝】(六十二) 晉懷帝 司馬熾 晉愍帝 司馬鄴
晉朝分西晉和東晉 公元265-420年 共一百五十五年
西晉 公元265-317年 共五十二年 四位皇帝
(三)
晉懷帝 司馬熾
生卒:公元284-313年
在位:公元307-311年
西晉第三任皇帝 晉武帝第二十五子
祖父司馬昭
[年號:永嘉]
﹣光熙元年(公元307年),晉惠帝身亡,司馬熾即位,次年改元永嘉,司馬越太傅輔政。此時,晉內部權力鬥爭嚴重,匈奴等少數民族也開始各自建立政權,其中劉淵已自己稱漢帝。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司馬熾討伐司馬越,司馬越病死,數月後,西晉最後一支主力軍隊被殲滅,已無兵可用,同年,劉淵之子劉聰的軍隊攻入洛陽,司馬熾逃亡被俘,結束七年皇位。
﹣建興元年(公元313年),司馬熾被辱,被劉聰命令當僕人為客斟酒,不久更被劉聰用毒酒毒死,年三十歲。
(四)
晉愍帝 司馬鄴
生卒:公元300-318年
在位:公元313-317年
西晉第四任(末代)皇帝 吳王司馬晏之子 晉武帝之孫
[年號:建興]
﹣晉懷帝於洛陽被俘,司馬鄴逃亡許昌,再逃入長安。
﹣永嘉七年(公元313年),晉懷帝遇害,司馬鄴於長安就帝位,年十三歲,改元建興,即位時晉已無兵可用,西晉王朝名存實亡。
﹣建興四年(公元316年),司馬鄴投降前趙,被屈辱當雜役工作。
﹣建興五年(公元317年),司馬鄴亦被劉聰所殺,終年十八歲,西晉王朝結束。
2018年10月23日 星期二
【中國歷代王朝】(六十一) 晉惠帝 司馬衷
晉朝分西晉和東晉 公元265-420年 共一百五十五年
西晉 公元265-317年 共五十二年 四位皇帝
(二)
晉惠帝 司馬衷
生卒:公元259-307年
在位:公元290-307年
西晉第二任皇帝 晉武帝次子 祖父司馬昭
[年號:永平、元康、永康、永寧、太安、永安、建武、永興、光熙]
﹣泰始三年(公元267年),司馬衷被立太子,時九歲,因他的哥哥早死。
﹣公元290年司馬炎死後即位,記載司馬衷有智障,楊太后父親楊駿獨攬朝政,後來皇后賈南風聯絡其他朝臣殺死楊駿,朝中大事盡在賈氏之手。
﹣有一年多地鬧饑荒,到處有人餓死,有人向司馬衷報告老百姓沒飯吃,他道[何不食肉糜?]
﹣公元301年,司馬懿第九子趙王司馬倫篡位,只當了十多天皇帝,被群臣共謀司馬衷復位,並將司馬倫賜死。司馬倫在位短短時間,濫封爵位予親屬親信,故此每次上朝均‘貂蟬’盈座(當時大官帽上有蟬形圖案,接以貂尾,名貂蟬冠),老百姓不滿朝廷腐敗,有歌謠曰「貂不足 狗尾續」,意謂官太多,而貂不易找,以狗尾代續之,成語「狗尾續貂」源出於此。
﹣光熙元年(公元307年),去世於長安顯陽殿,年四十八歲,在位十七年,有說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死,葬於太陽陵。
2018年10月22日 星期一
【中國歷代王朝】(六十) 晉武帝 司馬炎
晉朝分西晉和東晉 公元265-420年 共一百五十五年
西晉 公元265-317年 共五十二年 四位皇帝
﹣公元265年,魏權臣司馬昭中風猝死,司馬炎接任魏相國。
﹣魏咸熙二年(公元266年),司馬炎逼魏元帝禪讓即位,改國號晉,史稱西晉。
﹣公元279年開始,晉展開大規模進攻東吳,280年東吳滅亡,全部州郡併入晉地版圖,晉統一全國。(今人常說三國盡歸司馬懿是司馬氏之誤,司馬懿死時三國未統一。)
﹣司馬炎統一全國時人口一千六百萬,為了恢復人口增長,下令十七歲女兒一定要出嫁。
﹣公元282年,洛陽有一名叫左思的文人,寫了記載三國的《三都賦》,引發眾人抄傳,紙張價因而暴漲,成語「洛陽紙貴」出此。此時人口增至二千二百多萬。
﹣太熙元年(公元290年),司馬炎駕崩含陽殿,年五十四歲,在位二十五年,葬於峻陽陵。
﹣司馬炎一生荒淫奢侈,生了二十五個兒子。
2018年10月18日 星期四
屋苑管理的隱憂
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中國歷代王朝】(五十八) 三國 吴廢帝 孫亮 吳景帝 孫休 吳末帝 孫皓
三國 (魏、蜀、吳)
三國是三個政權同時鼎立的時期,到最後魏滅了蜀,司馬炎篡了魏而立晉國,晉繼而滅了吳而結束這年代。三國年代戰爭頻頻,估計總人口一千六百萬至二千萬。
吴 公元221-263年 共四十二年 四位皇帝
(二)
吴廢帝(吳少帝)
孫亮
生卒:公元243-260年
在位:公元252-258年
吳國第二任皇帝 吴大帝幼子
[年號:堅興]
﹣由於大哥至四哥早逝,五、六哥為庶出,吳大帝最疼孫亮,故立為太子。
﹣公元252年,孫權病逝,孫亮繼位,時年十歲。
﹣太平三年(公元258年),被權臣廢黜帝位,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再被貶為候宮侯,在遣往新封地途中身亡,終年十八歲,有說自殺,亦有說被殺,同行護送者全部被判處死。
(三)
吳景帝 孫休
生卒:公元235-264年
在位:公元258-264年
吳國第三任皇帝 吴大帝第六子
[年號:永安]
-太平三年(公元258年),宗室孫琳發動政變,廢黜孫亮帝位,立孫休為帝。
-永安七年(公元264年)病逝,年三十歲。
(四)
吳末帝 孫皓[粵音浩]
生卒:公元242-284年
在位:公元264-280年
吳國第四任(末代)皇帝
廢太子孫和長子 吴大帝孫
[年號:元興]
-吳景帝死後,大臣擁立較年長的孫皓為帝,他二十三歲。
-公元280年,孫皓在位十七年,吳國被晉王朝征服,亦結束了三國時代。
-太康四年(公元284年),孫皓逝世洛陽,年四十二歲,葬於河南縣界。
2018年10月15日 星期一
【中國歷代王朝】(五十七) 三國 吴大帝 孫權
三國 (魏、蜀、吳)
三國是三個政權同時鼎立的時期,到最後魏滅了蜀,司馬炎篡了魏而立晉國,晉繼而滅了吳而結束這年代。三國年代戰爭頻頻,估計總人口一千六百萬至二千萬。
吴 公元221-263年 共四十二年 四位皇帝
(一)
吴大帝 孫權
生卒:公元182-252年
在位:公元229-252年
吳國建立者 父孫堅
[年號:黃武、黃龍、嘉禾、赤鳥、太元、神鳳]
﹣孫權十九歲時,兄長孫策遭刺殺身亡,孫權繼位。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與劉備聯盟於赤壁之戰大敗曹操。
﹣東吳大都督周瑜(字公瑾)在對曹魏一場戰役中了毒流矢,之後暗瘡屢發,發怒時每易吐血,公元210年,病發死亡,終年三十六歲,英年早逝。生平胸襟狹窄,對諸葛亮尤不忿,認為着着比自己優勝,多番欲殺之,臨終前最後一番怨蒼天的話[既生瑜 何生亮] 。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帶兵南下,見到孫權的軍威,歎曰「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三國演義·六十一回》《三國志·吳書二·吳主傳》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關羽攻打樊城,孫權殺了關羽,把頭顱獻給曹操。
﹣公元222年稱吳王,229年建立吳國稱帝。
﹣太元二年(公元252年),孫權病逝於太初宮,年七十歲,葬於蔣陵,是三國統治者最長壽者。
﹣孫權生有七個兒子,三個女兒,皆早逝,不是病死便是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