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中國歷代皇帝】東晋 晋安帝 晋恭帝

晉朝分西晉和東晉 公元265-420年 共一百五十五年
東晉 公元317-420年 共一百零三年 十一位皇帝

(五十九)

晋安帝 司馬德宗
生卒公元382-419
在位:公元396-419
東晋第十任皇帝 晋孝武帝長子 皇后王神愛(王羲之的孫女)
[年號:隆安、元興、義熙]
-太元十二年(公元387)司馬德宗被立太子。
-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孝武帝死,次日司馬德宗繼位,改年號隆安。
-司馬德宗天生痴愚,不大會說話,寒暑也不辨,權力由權臣掌握。
-公元403年,被封楚王的大將桓玄自稱皇帝,廢司馬德宗為平固王,逐往潯陽,東晉中絕。
-後另一大將劉裕討桓玄,公元403年,桓玄挾持安帝逃江陵,後桓玄兵敗被殺,司馬德宗復位。

-義熙二年(公元406),陶淵明嘆「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解印去縣,乃赋《去来兮》。並於南北朝永初二年(公元421)寫下為人熟識的桃花園記》。
-公元419年,劉裕欲篡皇位,串謀中書侍郎王韶殺皇帝,司馬德宗之弟司馬德文整日陪伴,無機下手,一天,司馬德文患病休息,王韶入後宮東堂,命侍從把皇帝縊死,稱其突然暴死,時年三十七歲,在位二十二年,葬於休平陵(今江蘇省江寧縣)

(六十)
晋恭帝 司馬德文
生卒公元386-421
在位:公元419-420
東晋第十一任(末代)皇帝 晋孝武帝之子 晋安帝之弟
[年號:元熙]
-公元419年,晋安帝被勒死,劉裕假傳遺詔,囑司馬德文繼位,次年改號元熙。
-元熙二年(公元420)劉裕草禪讓詔書,逼司馬德文抄寫,從此晉帝告別,東晉滅亡。
-永初二年(公元421)劉裕派人用被褥將司馬德文悶死,年三十六歲,在位二年,葬於冲平陵。

桃花源

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中國歷代皇帝】東晋 晋簡文帝 晋孝武帝

晉朝分西晉和東晉 公元265-420年 共一百五十五年
東晉 公元317-420年 共一百零三年 十一位皇帝

(五十七)
晉簡文帝 司馬昱
生卒:公元320-372
在位:公元371-372
東晉第八任皇帝 晉元帝幼子 晉明帝異母弟
[年號:咸安]
-司馬昱自永和元年(公元345)已開始以會稽王輔政。
-太和六年(公元371),權臣桓溫罷黜晋廢帝,擁立司馬昱為帝,為傀儡皇帝,改年號為咸安,
-次年病逝,在位只約八個月,年五十三歲,葬於高平陵(今江蘇省江寧縣)

(五十八)
晉孝武帝 司馬曜
生卒:公元362-396
在位:公元372-396
東晉第九任皇帝 簡文帝第三子
[年號:寧康、太元]
-咸安二年(公元372)司馬曜被立太子,同年簡文帝逝世,時十一歲繼位,由褚太后攝政,次年改年號為寧康。時仍由權臣桓溫把政,公元373年,桓溫死亡。
-公元376年,司馬曜開始親政,改年號太元。
-司馬曜嗜酒,公元376年,一天戲言寵妃張貴人快三十歲,快被廢黜,張貴人趁他酒醉昏睡時用被子把他悶死,歷史沒有記載她受到懲罰,有說她賄賂不被追究,稱皇帝暴斃。
-司馬曜死時三十五歲,在位二十五年,葬於隆平陵(今江蘇南京)

2018年10月29日 星期一

【中國歷代皇帝】東晉 晉哀帝 晉廢帝

晉朝分西晉和東晉 公元265-420年 共一百五十五年
東晉 公元317-420年 共一百零三年 十一位皇帝

(五十五)
晉哀帝 司馬丕
生卒:公元341-365
在位:公元361-365
東晉第六任皇帝 晉成帝之子 晉穆帝之兄
[年號:隆和、興寧]
-本應晉成帝後即位,遭權臣阻止,於晉穆帝死後才登基,晉穆帝無子,後改年號隆和,其時大將權臣桓溫當道,司馬丕成傀儡皇帝。
-在位三年多年,國家戰亂,走向衰亡。
-司馬丕迷信長生術,不上朝而由褚太后聽政,誤信道士,服丹葯中毒死於太極殿,年二十五歲,葬於安平陵(今江蘇省江寧縣)

(五十六)
晉廢帝 司馬奕
生卒:公元342-386
在位:公元365-371
東晉第七任皇帝 晉成帝次子 晉哀帝之弟
[年號:太和]
-興寧三年(公元365),晉哀帝死後即位,哀帝無子,次年改元太和。
-太和六年(公元371),被指患陽痿症,不能生育,三子不是他所出,被權臣桓溫廢黜。
-桓溫言[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
-(公元386),病逝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年四十五歲,在位六年。

2018年10月28日 星期日

【中國歷代王朝】(六十四) 晉穆帝 司馬聃

晉朝分西晉和東晉 公元265-420年 共一百五十五年

東晉 公元317-420年 共一百零三年 十一位皇帝

()
晉穆帝 司馬聃
[粵音担]
生卒:公元343-361
在位:公元344-361
東晉第五任皇帝 晉康帝長子
[年號:永和、升平]

﹣建元二年(公元344),司馬岳駕崩,司馬聃即位,年僅一歲,由母褚[粵音署]太后掌政,次年改年號永和。

﹣期間出現大書法家王羲之(303-361),《蘭亭集序》最為人津津樂道。

﹣公元361年病逝,年十八歲,在位十七年,葬於永平陵。


《蘭亭集序》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中國歷代王朝】(六十三) 晉元帝 司馬睿 晉明帝 司馬紹 晉成帝 司馬衍 晉康帝 司馬岳

晉朝分西晉和東晉 公元265-420年 共一百五十五年

東晉 公元317-420年 共一百零三年 十一位皇帝

()
晉元帝 司馬睿
生卒
公元276-323
在位:公元317-323

東晉第一
皇帝 司馬懿曾孫
[年號:建武、大興、永昌]

有傳司馬睿是晉將牛金的兒子,本不姓司馬。

﹣永嘉五年(公元311)晉懷帝被俘,晉愍帝即位,司馬睿被封丞相。

﹣晉愍帝後亦被俘,司馬睿在晉朝貴族擁護下,公元318年即帝位。

﹣司馬睿在位六年,並無實權,公元323年,鬱鬱而終於建康宮內殿,年四十七歲,葬用建平陵

()
晉明帝 司馬紹
生卒
公元299-325
在位:公元323-325

東晉第二
皇帝 晉元帝長子
[年號:太寧]

﹣太興三年(公元318)晉元帝立司馬紹為皇太子。

﹣公元323年,晉元帝病逝,司馬紹次日繼位,改年號太寧。

﹣太寧三年(公元325),司馬紹病逝於東堂,年二十七歲,在位不足三年,葬於平陵(今江蘇省江寧縣)

()
晉成帝 司馬衍
生卒:公元321-342
在位:公元325-342
東晉第三任皇帝 晉明帝長子
[年號:咸和、咸康]

﹣太寧三年(公元325),晉明帝立司馬衍為皇太子,同年晋明帝病逝,次日司馬衍即位,年僅五歲,由母親皇太后臨朝,次年改年號咸和。

﹣公元342年,司馬衍病逝於建康宮,年二十一歲,在位十七年。

()
晉康帝 司馬岳
生卒:公元322-344
在位:公元342-344
東晉第四任皇帝 晉明帝次子 晉成帝之弟
[年號:建元]

﹣咸康八年(公元342),晉成帝病重,捨二子而立弟為繼承人,同年去世,司馬岳繼位,次年改年號建元。

﹣建元二年(公元344),司馬岳病逝於式乾殿,在位僅二年。

2018年10月24日 星期三

【中國歷代王朝】(六十二) 晉懷帝 司馬熾 晉愍帝 司馬鄴

晉朝分西晉和東晉 公元265-420年 共一百五十五年

西晉 公元265-317年 共五十二年 四位皇帝

()
晉懷帝 司馬熾
生卒
公元284-313
在位:公元307-311

西晉第三
皇帝 晉武帝第二十五子 祖父司馬
[年號:永嘉]

﹣光熙元年(公元307)晉惠帝身亡,司馬熾即位,次年改元永嘉,司馬越太傅輔政。此時,晉內部權力鬥爭嚴重,匈奴等少數民族也開始各自建立政權,其中劉淵已自己稱漢帝。

﹣永嘉五年(公元311),司馬熾討伐司馬越,司馬越病死,數月後,西晉最後一支主力軍隊被殲滅,已無兵可用,同年,劉淵之子劉聰的軍隊攻入洛陽,司馬熾逃亡被俘,結束七年皇位。

﹣建興元年(公元313),司馬熾被辱,被劉聰命令當僕人為客斟酒,不久更被劉聰用毒酒毒死,年三十歲。

()
晉愍帝 司馬鄴
生卒
公元300-318
在位:公元313-317

西晉第四
(末代)皇帝 吳王司馬晏之子 晉武帝之孫
[年號:建興]

﹣晉懷帝於洛陽被俘,司馬鄴逃亡許昌,再逃入長安。

﹣永嘉七年(公元313)晉懷帝遇害,司馬鄴於長安就帝位,年十三歲,改元建興,即位時晉已無兵可用,西晉王朝名存實亡。

﹣建興四年(公元316)司馬鄴投降前趙,被屈辱當雜役工作。

﹣建興五年(公元317)司馬鄴亦被劉聰所殺,終年十八歲,西晉王朝結束。

2018年10月23日 星期二

【中國歷代王朝】(六十一) 晉惠帝 司馬衷

晉朝分西晉和東晉 公元265-420年 共一百五十五年

西晉 公元265-317年 共五十二年 四位皇帝

 ()
晉惠帝 司馬衷
生卒
公元259-307
在位:公元290-307
西晉第二
皇帝 晉武帝次子 祖父司馬
[年號:永平、元康、永康、永寧、太安、永安、建武、永興、光熙]

泰始三年(公元267)司馬衷被立太子,時九歲,因他的哥哥早死。

﹣公元290年司馬炎死後即位,記載司馬衷有智障,楊太后父親楊駿獨攬朝政,後來皇后賈南風聯絡其他朝臣殺死楊駿,朝中大事盡在賈氏之手。

﹣有一年多地鬧饑荒,到處有人餓死,有人向司馬衷報告老百姓沒飯吃,他道[何不食肉糜]

﹣公元301年,司馬懿第九子趙王司馬倫篡位,只當了十多天皇帝,被群臣共謀司馬衷復位,並將司馬倫賜死。司馬倫在位短短時間,濫封爵位予親屬親信,故此每次上朝均貂蟬盈座(當時大官帽上有蟬形圖案,接以貂尾,名貂蟬冠),老百姓不滿朝廷腐敗,有歌謠曰「貂不足 狗尾續」,意謂官太多,而貂不易找,以狗尾代續之,成語「狗尾續貂」源出於此。

﹣光熙元年(公元307),去世於長安顯陽殿,年四十八歲,在位十七年,有說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死,葬於太陽陵。

2018年10月22日 星期一

【中國歷代王朝】(六十) 晉武帝 司馬炎

晉朝分西晉和東晉 公元265-420年 共一百五十五年

西晉 公元265-317年 共五十二年 四位皇帝

()
晉武帝 司馬炎
生卒:公元236-290
在位:公元265-290
西晋第一任皇帝 司馬昭長子 祖父司馬懿
[年號:泰始、咸寧、太康、太熙]

﹣公元265年,魏權臣司馬昭中風猝死,司馬炎接任魏相國。

﹣魏咸熙二年(公元266),司馬炎逼魏元帝禪讓即位,改國號晉,史稱西晉。

﹣公元279年開始,晉展開大規模進攻東吳,280年東吳滅亡,全部州郡併入晉地版圖,晉統一全國。(今人常說三國盡歸司馬懿是司馬氏之誤,司馬懿死時三國未統一。)

﹣司馬炎統一全國時人口一千六百萬,為了恢復人口增長,下令十七歲女兒一定要出嫁。

﹣公元282年,洛陽有一名叫左思的文人,寫了記載三國的《三都賦》,引發眾人抄傳,紙張價因而暴漲,成語洛陽紙貴出此。此時人口增至二千二百多萬。

﹣太熙元年(公元290),司馬炎駕崩含陽殿,年五十四歲,在位二十五年,葬於峻陽陵。

﹣司馬炎一生荒淫奢侈,生了二十五個兒子。

2018年10月18日 星期四

屋苑管理的隱憂

日出康城,一個美麗的名字,是政府銳意發展將軍澳其中的一個地區,由港鐵伙同多個地產發展商分期建築多幢摩天式大廈,本文要說的屋苑是領都」,共有十座,平均樓高七十多層,每層八個單位。

屋苑從2010年開始分期落成,樓齡五年至八年不等,不足十年本是頗新的樓宇,自入伙後一直被投訴屋宇質素,外牆多處鋼筋腐蝕導致石屎爆裂,瓦仔剝落,雨水滲入屋內,內裡光井更是慘不忍賭,大至數以十磅計的石屎不時掉下,擊破水管,鹹水不斷滲出,腐蝕多個廁所窗戶不能開啟,樓上馬桶污水渠爆裂,滲入下層天花滴下臭水,屋苑共有四千多個單位,投訴未獲滿意處理目前仍有八百多個。更有業戶外平台(不屬業戶擁有)滿佈垃圾,而清潔工人每次需入屋經過該戶才能到達清潔,這個設計無論發展商及屋宇署批准以致港鐵接收皆有問題。

屋苑管理人是港鐵物業管理公司,無論投訴多久,他們的標準答案是跟進中,緊迫之下,過了多時才由發展商長江公司派人視察,業主跟著不斷催促,回覆仍是跟進中,有二手業主收了樓一年多仍未能入住,原因就是以上所說的各項問題,請了食環處做了測試報告,又雇用不同建築測量師分別做了詳細報告(費用不便宜),港鐵才安排了發展商在上層修補,但過了不久,滲漏仍續,外牆一幅石屎爆裂,只是敷衍式補了兩塊瓦仔,基本問題無解決。業主的裝修工程公司並發現牆內藏有發泡膠盒。

大家知道,發展商對新樓有維修期限,保養時間完結,便閣下自理,因此大家認為物業管理公司和發展商故意拖延,時間一到便免責。由於港鐵在公契上定下不平等條款,目前不能有立案法團,只成立一個所謂業主附屬委員會,要撤換管理公司簡直不可能,管理層更有恃無恐,有經理對投訴的業主說,我說OK便是OK,這是地鐵的管理文化,奈何!

另一咎病的是所謂業主附屬委員會,數年來像同一伙人控制,雖每年都有選舉,但規則由是屆委員釐定和執行,他們亦是尋求連任者,且定下不少所謂DQ守則,加上管理處管理不善(有意?),最後一刻才通知參選者,比方發佈參選守則會議,星期三通知星期四下午三時開會,由於是上班時間,只得一新参選人参與;星期五晚新参選人獲通知指定格式並指定次天三時前遞交政綱及參選人資料,填寫地方有限,頗傷腦筋。

管理偌大屋苑的委員會應是頗吃力且多時不討好的工作,面對多方面的壓力和批評,連任多屆委員會仍不辭勞苦為業主居民服務,應值得讚賞和鼓勵,究竟有甚麼誘因不斷被責難仍排除萬難願意留守這份無償」的公職?眾所周知,屋苑維修保養及各項恆常支出是持久大費用,支出愈大,管理公司收取的經理人費用按比例愈高,對管理公司與及參與營運者無疑是塊大肥肉。(聲明,筆者並非指委員會曾有不法行為,但有缺陷的制度是大問題,容易產生弊端。)

屋苑選舉存在很多很大漏洞,最簡單莫如造票,當中亦有所謂無政黨背景區議員參與其事,因某些人承諾將來屋苑內的選票是頗大票源,議員利用擺街站送禮物取得街坊地址電話可作非法用途,又有集團準覬一些出租業戶而業主長期不出現的單位,填寫大量授權票而令所指定的人當選,加上管理公司馬虎從事。政府宜應規定嚴密指引,廉政公署亦應研究立例,惟此可減少圍標的情况,業主居民幸甚,香港幸甚。

Our Home Our Heart Our Prestige
日出康城 我們的家園




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中國歷代王朝】(五十八) 三國 吴廢帝 孫亮 吳景帝 孫休 吳末帝 孫皓

三國 (魏、蜀、吳)
三國是三個政權同時鼎立的時期,到最後魏滅了蜀,司馬炎篡了魏而立晉國,晉繼而滅了吳而結束這年代。三國年代戰爭頻頻,估計總人口一千六百萬至二千萬。

吴 公元221-263年 共四十二年 四位皇帝

()
吴廢帝(吳少帝) 孫亮
生卒:公元243-260
在位:公元252-258
吳國第二任皇帝 吴大帝幼子

[年號:堅興]

﹣由於大哥至四哥早逝,五、六哥為庶出,吳大帝最疼孫亮,故立為太子。

﹣公元252年,孫權病逝,孫亮繼位,時年十歲。

﹣太平三年(公元258),被權臣廢黜帝位,永安三年(公元260),再被貶為候宮侯,在遣往新封地途中身亡,終年十八歲,有說自殺,亦有說被殺,同行護送者全部被判處死。

()
吳景帝 孫休
生卒
公元235-264
在位:公元258-264

吳國第三
皇帝 吴大帝第六子
[年號:永安]

-太平三年(公元258),宗室孫琳發動政變,廢黜孫亮帝位,立孫休為帝。

-永安七年(公元264)病逝,年三十歲。

()
吳末帝 孫皓
[音浩]
生卒
公元242-284
在位:公元264-280

吳國第四任(末代)皇帝 廢太子孫和長子 吴大帝孫
[年號:元興]

-吳景帝死後,大臣擁立較年長的孫皓為帝,他二十三歲。

-公元280年,孫皓在位十七年,吳國被晉王朝征服,亦結束了三國時代。

-太康四年(公元284)孫皓逝世洛陽,年四十二歲,葬於河南縣界

2018年10月15日 星期一

【中國歷代王朝】(五十七) 三國 吴大帝 孫權

三國 (魏、蜀、吳)
三國是三個政權同時鼎立的時期,到最後魏滅了蜀,司馬炎篡了魏而立晉國,晉繼而滅了吳而結束這年代。三國年代戰爭頻頻,估計總人口一千六百萬至二千萬。

吴 公元221-263年 共四十二年 四位皇帝

()
吴大帝 孫權
生卒
公元182-252
在位:公元229-252

吳國建立者 父孫堅
[年號:黃武、黃龍、嘉禾、赤鳥、太元、神鳳]

孫權十九歲時,兄長孫策遭刺殺身亡,孫權繼位。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與劉備聯盟於赤壁之戰大敗曹操。

﹣東吳大都督周瑜(字公瑾)在對曹魏一場戰役中了毒流矢,之後暗瘡屢發,發怒時每易吐血,公元210年,病發死亡,終年三十六歲,英年早逝。生平胸襟狹窄,對諸葛亮尤不忿,認為着着比自己優勝,多番欲殺之,臨終前最後一番怨蒼天的話[既生瑜 何生亮]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曹操帶兵南下,見到孫權的軍威,歎曰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三國演義·六十一回》《三國志·吳書二·吳主傳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關羽攻打樊城,孫權殺了關羽,把頭顱獻給曹操。

﹣公元222年稱吳王,229年建立吳國稱帝。

太元二年(公元252),孫權病逝於太初宮,年七十歲,葬於蔣陵,是三國統治者最長壽者。

﹣孫權生有七個兒子,三個女兒,皆早逝,不是病死便是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