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日 星期四

動蕩下的飲食業

經濟本已下滑,加上動亂,警方與地鐵安排晚上提早停止服務,飲食業,特別是在示威衝突地區的酒樓,晚間可謂門堪羅雀。茶餐廳影響相比較少,遊行示威期間,生意尤見暢旺。經營飲食業者說生意比沙士肆虐時更差,此比較實不確,沙士期間每日整天從早到晚都拍蒼蠅。

星期日尖沙咀大批市民集結,警察防暴隊發射催淚彈,群眾被迫逃入半島酒店躲避。這裡要說一個2003年沙士期間半島酒店的故事,Gaddi's餐廳的一個晚上,只有一檯幾位顧客,用餐之際,酒店的總經理巡視環境,從餐廳經理得悉這檯人客以前也曾光顧,於是走到客人旁,自我介紹,說沒有你們這一檯,我們今個晚上餐廳的營業額是零,並說好多謝這非常環境仍然對我們的支持,為表謝意,請容許這頓晚餐由酒店作東道。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

初哥學【孟子】《盡心上》拔一毛而利天下

[孟子述楊子吝嗇,成語「一毛不拔」源出於此。]

(第二十六章)(節錄)
孟子曰:「楊子取為我,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1

1 楊子:即楊朱,戰國時期人,主張「為我」主義,一切以個人利益出發。
取為我:只取為自己的事。

列子·楊朱篇》

2019年10月29日 星期二

初哥學【論語】《述而第七》執鞭之士

[孔子與學生打趣的說話]

(第十二章)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1,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1執鞭之士:指驅牛或馬車工人,亦指低下層的人。(現代有借指教師,執教鞭也。)

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初哥學【論語】《學而第一》食無求飽 居無求安

[孔子說好學之道]

(第十四章)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
1,可謂好學也已。」

1 就有道而正焉:靠有道而匡正。

2019年10月27日 星期日

醉眼看新聞(一七零) 信不信由你

-特首說要先看年底監警會報告,才考慮其它獨立調查。莫非是呼籲鬥爭者繼續上街幾個月?
-又聞特首轉口風,若監警會報告不令人滿意...這機制忽然行之無效?
-台灣殺人犯案,台港移交互相推卸。香港進出境有其它交通安排,洗頭艇其一。
-在台灣被通緝的殺人犯逃回港欲到台灣自首,但各方苦無頭緒如何入境。拗晒頭!以前有債仔找放貴利者還債,放債人避而不見,原因是繼續起釘。
-新聞報告警察在油麻地菓欄區狂射催淚彈,恐生菓受有毒氣體感染。港人暫戒食生菓,又外電報導,港人外遊狂掃生菓,回港做手信。
-政府宣佈援助企業計劃。自晚上十點地鐵停止服務,紅燈區遊人絕跡,花街企業抗議她們沒有受惠。(廣東俗語稱神女為企街)
-警察水砲車誤射」清真寺,特首次日往道歉。該地點已被定為尖沙咀最安全的集合地。
-有道香港正受西北風統治,何謂也?西環北京也。
-示威者口號「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香港現在一片糟,讓全民也一起呼喊「光復香港」。
-香港動亂,紅黄藍白黑有關。紅者,中央干預色彩濃,黄藍者,不同政見的黄絲藍絲,白者,乃白衣人,亦是黑社會的化身,黑者,穿黑衣抗議的憤怒青少年,將來歷史可稱五色之亂。
-何謂止暴制亂?有謂「警察施暴要先止,造反製亂随着停」。
-警察奉命驅散鬧市人群。將來發展,市面蕭條,遊人稀少,警方可安樂乎?
-有市民響應網上號召到尖沙咀結集。眾人紛紛集合於清真寺前,乃政府劃定現今水砲免疫區也。
-有男人五大訴求,缺一不可– 嫖賭飲蕩吹。

信不信由你 (資料來源:有色群組)
-有視頻[將軍評天下]隱形主持口爆「驚天內幕」,說元朗721事件,林卓廷等人攻擊元朗圍村居民,村民衝入地鐵保衛還擊。(攻擊圍村是首次「驚天內幕」口述,白衣集合後衝入地鐵則有影片。)
-又有視頻播映便衣警察混入人群被發現後遭「圍毆」四分餘鐘,有色群組指為慘不忍睹,最後該便衣警察行走並硬淨地坐在路中石膊上,圍毆者罷手。(是該便衣鐵甲不入,或是圍毆者手無搏雞之力,否則便衣可以死幾次。)

2019年10月24日 星期四

「貿易談判進展順利」


標題這句話似曾相識,原來近十多月來中美貿易談判中,侵侵每次都有同樣的說話,但一次又一次,美國都不得要領。原因是中方談判隊初步達成的協議或退讓,回國後均遭最後否决,美方每次談判後滿心歡喜,取得了「勝利」,認為口頭答應可付諸實行,西方法律oral contract is binding,但中國人的口頭禪「口講無憑、簽字作實」,分別在於此。

侵侵每次宣稱「貿易談判進展順利」,股市即時有短暫興奮表現(knee-jerk reaction),但到臨門一腳,多番推倒重來,侵侵也不是省油的燈,一早宣佈大加關稅,那是談判籌碼,由於雙方過去貿易積累差額太大,談判結果不可能有雙贏,美方的「勝利」意味是中方的大退讓,若是談不攏,雙方均有損失,儘管結果是雙輸,只是大家拭目以看誰輸得更慘。

2019年10月23日 星期三

初哥學【道德經】《第十四章》視之不見 聽之不聞

[老子一再闡釋甚麼是’]

(節錄)
視之不見,名曰夷1聽之不聞,名曰希2;搏之不得3,名曰微4
此三者不可致詰5,故混而爲一。

1 名曰夷:夷無相無色。(帛書版本為名之曰微)

2 希:無聲。

3 搏:摸。

4 名曰微:微無形。(帛書版本為名之曰)

5 致詰:[詰粵音揭]究問。

《大學·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墨子·卷十二·公孟第四十
又厚葬久喪,重為棺槨,多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後起,杖後行,耳無聞,目無見,此足以喪天下

《列子·卷一·天瑞篇》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列子·卷四·仲尼篇》
子列子曰:「南郭子貌充心虛,耳无聞,目无見,口无言,心无知,形无惕。往將奚為?雖然,試與汝偕往。」

《莊子·外篇·在宥第十一》
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女神將守形,形乃長生。

《莊子·外篇·天運第十四》
故有焱氏為之頌曰:『聽之不聞其聲,視之不見其形,充滿天地,苞裏六極。』

《莊子·外篇·知北遊第二十二》
視之無形,聽之無聲,於人之論者,謂之冥冥,所以論道,而非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