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 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共四百二十六年
漢朝分西漢和東漢,又稱前漢和後漢,期間漢朝被篡而立新朝,後再而復漢。
西漢(前漢)公元前206-公元9年 共二百一十五年 十五位皇帝
(十)
漢宣帝 劉詢
西漢第十任皇帝 漢武帝的曾孫 父劉進 謚號孝宣皇帝
生卒:公元前91-前49年
在位:公元前74-前49年
[年號:本始、地節、元康、神爵、五鳳、甘露、黃龍]
﹣劉詢原名劉病已,自幼因體弱多病得此名,因名稱不雅,即位而改名劉詢。
﹣劉詢意外成皇帝,因漢廢帝被廢,有大夫向霍光推薦劉病已,入宮見上官太后,被封為陽武侯,同日登基,年十七歲。
﹣當政維持強盛中興局面,與漢昭帝被史稱「昭興」。
﹣劉詢有三妻子,恭哀皇后許平君、霍成君、王氏。
﹣地節三年(公元前67年),估計人口四千萬。
﹣黃龍元年(公元前48年),病逝未央宮,在位二十五年,享年四十三歲,葬於今西安市東郊的杜陵。
(十一)
漢元帝 劉奭[粵音色]
西漢第十一任皇帝 漢宣帝劉詢長子 謚號孝元皇帝
生卒:公元前76-前33年
在位:公元前49-前33年
[年號:初元、永光、建昭、竟寧]
﹣地節三年(公元前67年),八歲被立太子。
﹣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唯一反漢的匈奴單于被消滅,漢匈百年戰爭告段落,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求親,劉奭為鞏固漢匈友好關係,把宮女王王嬙(王昭君)嫁之為妻,後世稱和番,同時把年號改為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意思是邊境安寧,據東漢文學家蔡邕[粵音翁]《琴操》記載,昭君嫁到匈奴後不樂,作了一首詩歌,後人稱《昭君出塞》。
﹣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劉奭病逝長安未央宮,在位十六年,終年四十二歲,葬於渭陵(今陝西咸陽市東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