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
Disc 2 7
早上吃早餐,酒店有大型會議,賓客眾多,我們被安排在後園露天臨時地方進餐,食物不對勁,酒店自助早餐應該是很豐富的,侍應服務也差勁,算了吧!
出發前,坐在大堂等候,團友Raymond一不留神,被梳化前的小桌絆倒,掉在地上,脚也碰瘀了,但那桌子原來是豆腐碴工程,一雙檯腳也折斷了,更甚的,大堂經理要他賠償,真的豈有此理,最後竟召來警察,有團友是執業律師,用專業的口吻,把他們[鎮]下來,事件才平息,有團友後來寫了一封嚴厲的投訴信,並放上互聯網。我笑說,Raymond的內功原來如此深厚。
Disc 2 8
今天行程緊湊,遲了三句鐘,到了貝多芬(1770-1827)之家的英雄館Eroica Haus,之所以這樣命名,是貝多芬1808年春天在此地完成第三首交響曲“英雄”,此曲本來是準備獻給拿破倫(1769-1821),後來貝知道拿的野心,想成為皇帝,遂打消這念頭。
Disc 2 9
其後往史特勞斯紀念館Johann
Strauss Wohnung,史(1825-1899)是華爾滋大王,音樂世家,由於父子的名字first
name皆是Johann,避免混亂,爸爸稱為Johann Strauss
I 或Sr.,兒子是Johann Strauss II 或Jr.,兒子青出於藍勝於藍,作了無數的樂曲流行至今,藍色多瑙河是其中表表者,百聽不厭,Johann
Strauss II 有一個弟弟Josef Strauss也是作曲家,奧地利多個世紀來均是德國統治,所以Strauss
的德文是Strauß,正確發音也不是我們平時聽到的Straws。
Disc 2 10-12
再趕往海頓紀念館Hayden Haus,海頓(1732-1809)生於古典時期,被喻為交響曲之父,創作了超過一百首交響曲,不過那時的交響曲較短,雖然也有多個樂章,且是古樂器,音響不夠雄渾,但也不難聽得出是他的作品,他還是莫札特的好朋友,音樂風格有點相似,但莫的調子大多較容易深入腦海。
Disc 2 13-16
晚上往著名的維也納金色大廳Wiener
Musikverein,外型瑰麗,內裡牆身到天花都是黃金色彩,天花上的壁畫也是每個攝影家的對象,這所音樂廳不很大,千多個座位,1870年開幕,是世界上最佳音響傳送效果之一的音樂廳,每年最大盛事是一月一日新年音樂會在此舉行,每次邀請世界不同的頂尖指揮家領導維也納管絃樂團演出,能買到票的像是中了獎,筆者嘗試網上訂票多年都不成功,只能買DVD欣賞,但不能享受現場氣氛那種喜悅,今天親臨此地,渴望已久,惟有點未盡人意,似乎影碟看來更美,可能透過鏡頭兼多角度拍攝,再加上制作效果的原故,另一失落是該晚沒有維也納管絃樂團的出現,是晚表演的是維也納莫札特管絃樂團,只有二十餘人,演譯莫札特時期的樂曲不錯,但演奏古典後期的樂曲則力不從心,彈奏大型樂章如浪漫時期的藍色多瑙河,便完全沒有氣勢澎湃的感覺,皆因古典後時期的樂團編制動動輒七、八十至近代的過百件樂器。(待續) 第五天
Disc 2 7
早上吃早餐,酒店有大型會議,賓客眾多,我們被安排在後園露天臨時地方進餐,食物不對勁,酒店自助早餐應該是很豐富的,侍應服務也差勁,算了吧!
出發前,坐在大堂等候,團友Raymond一不留神,被梳化前的小桌絆倒,掉在地上,脚也碰瘀了,但那桌子原來是豆腐碴工程,一雙檯腳也折斷了,更甚的,大堂經理要他賠償,真的豈有此理,最後竟召來警察,有團友是執業律師,用專業的口吻,把他們[鎮]下來,事件才平息,有團友後來寫了一封嚴厲的投訴信,並放上互聯網。我笑說,Raymond的內功原來如此深厚。
Disc 2 8
今天行程緊湊,遲了三句鐘,到了貝多芬(1770-1827)之家的英雄館Eroica Haus,之所以這樣命名,是貝多芬1808年春天在此地完成第三首交響曲“英雄”,此曲本來是準備獻給拿破倫(1769-1821),後來貝知道拿的野心,想成為皇帝,遂打消這念頭。
Disc 2 9
其後往史特勞斯紀念館Johann
Strauss Wohnung,史(1825-1899)是華爾滋大王,音樂世家,由於父子的名字first
name皆是Johann,避免混亂,爸爸稱為Johann Strauss
I 或Sr.,兒子是Johann Strauss II 或Jr.,兒子青出於藍勝於藍,作了無數的樂曲流行至今,藍色多瑙河是其中表表者,百聽不厭,Johann
Strauss II 有一個弟弟Josef Strauss也是作曲家,奧地利多個世紀來均是德國統治,所以Strauss
的德文是Strauß,正確發音也不是我們平時聽到的Straws。
Disc 2 10-12
再趕往海頓紀念館Hayden Haus,海頓(1732-1809)生於古典時期,被喻為交響曲之父,創作了超過一百首交響曲,不過那時的交響曲較短,雖然也有多個樂章,且是古樂器,音響不夠雄渾,但也不難聽得出是他的作品,他還是莫札特的好朋友,音樂風格有點相似,但莫的調子大多較容易深入腦海。
Disc 2 13-16
晚上往著名的維也納金色大廳Wiener
Musikverein,外型瑰麗,內裡牆身到天花都是黃金色彩,天花上的壁畫也是每個攝影家的對象,這所音樂廳不很大,千多個座位,1870年開幕,是世界上最佳音響傳送效果之一的音樂廳,每年最大盛事是一月一日新年音樂會在此舉行,每次邀請世界不同的頂尖指揮家領導維也納管絃樂團演出,能買到票的像是中了獎,筆者嘗試網上訂票多年都不成功,只能買DVD欣賞,但不能享受現場氣氛那種喜悅,今天親臨此地,渴望已久,惟有點未盡人意,似乎影碟看來更美,可能透過鏡頭兼多角度拍攝,再加上制作效果的原故,另一失落是該晚沒有維也納管絃樂團的出現,是晚表演的是維也納莫札特管絃樂團,只有二十餘人,演譯莫札特時期的樂曲不錯,但演奏古典後期的樂曲則力不從心,彈奏大型樂章如浪漫時期的藍色多瑙河,便完全沒有氣勢澎湃的感覺,皆因古典後時期的樂團編制動動輒七、八十至近代的過百件樂器。(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