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1日 星期二

初哥學對聯【爆竹一聲除舊歲】

[古人迷信桃木為仙木,能鎮壓邪氣,每到新年時,各戶百姓用兩塊桃木板,畫上門神像,懸在大門兩旁,辟邪驅魔,後來畫像改為文字作春聯,謂之桃符,其後逢喜慶日子,題上字句,成為對聯,再發展也不限於喜慶日子。]

爆竹一聲除舊歲
桃符萬戶更新春

Making Noodle art 拉麵表演

2017年1月26日 星期四

警黑勾結

廉政公署最近拘捕了一批高級警方執法人員,本來不是甚麼新聞,廉政公署成立前,警黑同撈同煲,現在相信仍有,只是不明目張膽,大家知道,除了跨國集團酒店,所有消費場所代客泊車均由某些社團包攬經營,由店舖付款聘請該等公司負責,費用是否合理則屬你情我願,做生意打本求方便免麻煩,而這些代客泊的車阻路或違例停泊被抄牌的機會又較其它車輛小。

筆者有一經驗,有晚深夜二時回公司短時間,雖停車場有月租位,為方便,剛巧有空隙,把車停在大廈旁的小路上,當年美國銀行中心有一夜店i-Club,會員皆是富貴人士或公司高級行政人員,夜後,汽車泊滿路上,筆者的車輛停泊了十餘分鐘,擋風玻璃已有定額罰款告票,筆者心裡氣憤,深夜時間,沒阻交通,看前後左右車輛,沒有一輛被抄,心想是我的車阻佔代客泊車的地盤才有此舉。次天,我告訴一位在廉記工作朋友的遭遇,他說,根據法例,違例泊車抄牌是沒有時間限制,但一般在深夜無造成大阻礙是不會抄的,我的情况肯定是有警察選擇性執法,如我能記錄前後附近的車輛車牌號碼,最好有拍照,他們或許能作一些投訴。

Safety Road barrier

2017年1月25日 星期三

初哥學【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助桀為虐 忠言逆耳

[沛公劉邦攻入秦朝都城咸陽,被宫中的美色吸引,玩過不亦樂乎,樊噲[粵音快]進諫他不要久留,劉邦不聽,張良嚴厲再勸,劉邦最後率軍到霸上駐紮,不得擾民。張良被封留侯於漢六年。(公元前201年,留位於今江蘇省徐州市沛縣東南。)]

(第八節)(節錄)
良曰:「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1。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2。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言。」沛公乃還軍霸上3

1 縞素為資:縞[粵音稿]與素本是白色的絹,整句意思是樸素為本。

2 桀:夏桀,夏朝暴君。(另有成語助紂為虐,紂是周朝暴君。)

3 霸上:地名(今陝西省西安東南)

《韓非子·卷十一·外儲說左上第三十二》
夫良藥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於耳,而明主聽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說苑·卷九·正諫》
孔子曰:「良藥苦於口,利於病;忠言逆於耳,利於行。」故武王諤諤而昌,紂嘿嘿而亡,君無諤諤之臣,父無諤諤之子,兄無諤諤之弟,夫無諤諤之婦,士無諤諤之友;其亡可立而待。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夫失之,婦得之;士失之,友得之。故無亡國破家,悖父亂子,放兄棄弟,狂夫淫婦,絕交敗友。」

《孔子家語·卷四·六本第十五》
孔子曰:「藥酒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君無爭臣,父無爭子,兄無爭弟,士無爭友,無其過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國無危亡之兆,家無悖亂之惡,父子兄弟無失,而交友無絕也。」

《三國志·卷五九·書十四·孫奮傳十四
夫良藥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達者能受之。

2017年1月24日 星期二

初哥學【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第十一》蜚鳥盡 良弓藏 狡兔死 走狗烹

[春秋時期,范蠡與文種本是楚國人,投靠越國當大官,越王滅了吳國,范蠡和文種是兩大功臣,范蠡功成引退,自齊國留下一封信給文種,結果文種沒有走,後來給越王勾踐逼而自殺。]

(第十三節)(節錄)
范蠡遂去1,自齊遺大夫種書曰2:「蜚鳥盡3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4,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1 范蠡:[蠡粵音禮](公元前536448)本是楚國人。《列仙傳》為越大夫,佐勾踐破吳,後乘舟入海,變名姓。

2 :送。

3 蜚:(同飛)

4 為人長頸鳥喙:喙[粵音悔]是鳥的嘴,意思是為人陰險狠毒。

《文子·上德》
狡兔得而獵犬烹,高鳥盡而良弓藏,名成功遂身退,天道然也。

《韓非子·卷十·內儲說下六微第三十一》
太宰嚭遺大夫種書曰:「狡兔盡則良犬烹,敵國滅則謀臣亡。大夫何不釋吳而患越乎?」

《淮南子·內篇·卷十七·說林訓》
狡兔得而獵犬烹,高鳥盡而強弩藏。

2017年1月23日 星期一

初哥學【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約法三章

[劉邦攻入秦朝都城咸陽,廢除嚴刑苛法,保留三條:殺人者處死,傷人及盜竊予適當刑罰。成語「約法三章」源出於此。]

(第二十二節)(節錄)
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1

1 抵罪:相應懲罰。

《漢書··高帝紀第一上》
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漢書·二三·刑法志第三》
漢興,高祖初入關,約法三章曰:「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後漢書·四八·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
高祖平亂,約法三章。

2017年1月22日 星期日

醉眼看新聞 (七十三)

-長毛爭取在獄中保留長髮獲勝訴。可能有關方面誤會長毛要維護基本法,實乃基本髮之誤。
-繼獄中可留長髮後,有囚犯要求獄中提供性服務,因這是入獄前的生活習慣和權利。
-林鄭露玄機,已講明若選中央不委任者,則有政制危機。言下之意,非我莫屬,信心之大,其他三位均無此黃袍加身。
-據悉註港中央機構已發函部份選委,並祝願他們在內地生意成功?以前黑社會習慣過年時送來年桔一盤,大聲說恭喜發財,所以黑社會行徑是愛國所為。

阿姨惹不得

2017年1月19日 星期四

競選磨拳擦掌 聽我講講故事

特首競選磨拳擦掌,有雀躍,有悲從中來,有黯然,大家拍心口話無欽點,事實呢?那句不講得,誰說了以後無運行,尤其是有着數者。不如聽我講講故事。

少年時在Studio One看過一套法國電影,聽不懂,看字幕,內容是有個小孩讀書,唸到「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突然發生意外令他成了痴兒,之後經常喃喃自語,口中無時無刻唸著那兩句。長大後,病况沒改善,其時經濟蕭條,適逢法國大選,碰巧記者街頭訪問,又剛巧問著他,他也說那兩句話,播出後,市民認為他是非凡人,說話甚有哲理,扶持他競選,他的演詞永遠只是那兩句,競選辯論又是那兩句,人民認為他是高人,為政不在多言,甚有治國哲理,於是他獲勝,當上總統後,每次內閣開會討論,他也總是說那兩句,散會後閣員各自解讀,悟出真理,管治一片大好,之後經濟復蘇...

Another shadow show 再一次影子表演

2017年1月18日 星期三

初哥學【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分一桮羹

[楚漢相爭,項羽抓了劉邦的父親,說不投降便殺了他父親烹成肉羹,劉邦說我倆約為兄弟,我的父親即你的父親,若烹了則分一杯羹給他,項羽後來聽從叔父項伯的勸告沒有殺劉的父親。]

(第三十三節)(節錄)
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1,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2,必欲烹而翁3,則幸分我一桮羹4。」

1 懷王:此指楚義帝,百姓懷念其祖父楚懷王,楚義帝自封同稱號。

2 若翁:你的父親。

3 而:作爾解

4 桮:(同杯)

《漢書·三一·陳勝項籍傳第一》
漢王曰:「吾與若俱北面受命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汝翁。必欲亨乃翁,幸分我一盃羹。」

2017年1月17日 星期二

初哥學【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

[門宴中,項羽欲藉項莊舞劍殺劉邦,劉借上廁逃脫,未辭而別。樊噲謂大事不拘小節,危急中何須辭別。成語「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源出於此。]


(第十九節)(節錄)

樊噲曰1:「大行不顧細謹2,大禮不辭小讓3。如今人方為刀俎4我為魚肉,何辭為。」

1 樊噲:劉邦的護衛猛將。

2 大行不顧細謹:幹大事不拘小節。

3 大禮不辭小讓:行大禮不避小謙讓。

4 刀俎:[俎粵音阻]刀和砧板。

2017年1月16日 星期一

初哥學【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謂鹿為馬

[秦朝宦官趙高,一天在朝廷指鹿為馬,試探其他人對他的忠誠。成語「指鹿為馬」源出於此。]

(第五十七節)(節錄)
八月己亥,趙高欲為亂1,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2,持鹿獻於二世3,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4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5,或言馬以阿順趙高6。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7。後群臣皆畏高。

1 為亂:叛亂。

2 設驗:設試驗。

3 二世:秦二世,秦始皇二子。

4 誤邪:弄錯(與廣東話撞邪同妙)

5 默:默然不作聲。

6 阿順:阿諛順從。

7 因:因而。
陰中:暗中。
以法:處之以法。

《新語·辨惑第五》
至如秦二世之時,趙高駕鹿而從行,王曰:「丞相何為駕鹿?」高曰:「馬也。」王曰:「丞相誤也,以鹿為馬。」高曰:「陛下以臣言不然,願問群臣。」,臣半言鹿,半言馬。當此之時,秦王不能自信其自,而從邪臣之說,夫馬鹿之異形,眾人所知也,然不能兮別是非也,況於闇昧之事乎?

2017年1月15日 星期日

醉眼看新聞 (七十二)

-民主政治真麻煩,與一個黨攪得好好哋,但隔幾年又換另一個黨,要重頭嚟過,還是一黨獨大最好,永遠都係咁玩法,挨埋去繼續揾水,唔識do者一世冇運行。
-政治舞台,正印未出,西宮先登場。正印、特首也,西宮者、西九新故宮。
-記者訪問保皇派特首屬意,答案必然是三味()a.參選人未齊;b.政綱未齊;c.黨未討論。真正原因只有一個,主子未指示。

Question applicable to Carrie Lam 問題於林鄭適用


袋住先與聽住先

2017年1月12日 星期四

初哥學【春秋左傳】《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鄭國被十二國聯攻,鄭國國君向最大的晉國求和,送去大批禮物包括樂師歌女等,晉國國君晉悼公將八個歌女分贈功臣魏絳,魏絳婉謝了,並說了下列幾句話。]

(節錄)
書曰1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1 書:尚書。

2017年1月11日 星期三

初哥學【春秋左傳】《隱公元年》(鄭伯克段于鄢)

[《春秋》是以魯國史為基礎,故隱公為第一篇。鄭伯乃鄭莊公,段是其弟,鄢[粵音煙]國名。公元前722年,鄭國之君鄭莊公之母偏愛其弟,每提不合理要求,大夫祭仲提議莊公早點處置他,莊公說了下列一番話。]

(節錄)
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1,子姑待之2。」

1 :倒下,死。

2 子姑待之:你姑且等待。

2017年1月10日 星期二

初哥學【大學】《第八章》 心不在焉 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 食而不知其味

[古人對修身之道須無欲無求,不理會身邊發生的事。]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
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1
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
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
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1 身:(有認為此應作’)
忿懥:[懥粵音至]忿怒。

《道德經·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爲一。

《文子·卷六·上德》
老子曰:道以無為有體,視之不見其形,聽之不聞其聲,謂之幽冥者。

《列子·卷一·天瑞篇》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墨子·卷十二·公孟第四十
又厚葬久喪,重為棺槨,多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後起,杖後行,耳無聞,目無見,此足以喪天下

《莊子·外篇·在宥第十一》
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女神將守形,形乃長生。

《莊子·外篇·天運第十四
故有焱氏為之頌曰:『聽之不聞其聲,視之不見其形,充滿天地,苞裏六極。』

2017年1月9日 星期一

初哥學【中庸】《第二十四章》國家將亡 必有妖孽

[國家興亡,必有徵兆。]

(節錄)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1
國家將興,必有禎祥;
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1 前知:事前知曉。

2017年1月8日 星期日

初哥學【道德經】《第七十三章》(天網章)

[老子認為害人者終逃不過上天懲罰]

(節錄)
天網恢恢、疎而不失。1

1 恢恢:浩瀚。
疎:(同疏)

《增廣賢文》
天眼恢恢、疏而不漏。

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

新聞一二事

)馮檢基被拒入境
相信絕非中央意旨,馮檢基是斯文溫和派,以致競選也不得激進選民認同而落敗,他對社會安定毫無殺傷力,當局竟然容納不下,雖政見不同,他還不至搗亂,民生上也是一心為民,際此有港獨聲音,當權者忽略了共產黨統戰策略,拉攏一大片,打擊一小片,相信馮檢基要回內地不成問題。兩地特區,有不少既得利益者,惟恐交心不夠,處事只有過猶不及,正是: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諾諾,先意承旨。韓非子八姦

)西九新故宮
反對派小題大造,一方面不全反對新故宮文物展覽建築意念,惟認為應先全面諮詢。須知高官薪津不薄,要求有一定知識經驗智慧,管理港人事務,對則嘉許,壞則問責受轟,如果事事需經所有市民同意,費時失事兼無效率,不如索性請統計學專家如鍾庭耀等當特首,小數贊成多數,夫此,你我他也可優而為之。港英後期政治智慧,也不全面諮詢,只行事前放點風,看反應而依計或修正行事。

Technology coffee

2017年1月4日 星期三

初哥學【世說新語】《排調第二十五》盲人騎瞎馬 夜半臨深池

[數人一起玩字句遊戲,說了數句,其中有人說了令人難堪的話。]

(第六十一則)(節錄)

殷有一參軍在坐,云:「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1
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2

1 殷:荆州刺史殷仲堪。

2 眇目:瞎了一只眼睛。

2017年1月2日 星期一

醉眼看新聞 (七十一)

(本港新聞)
-鄭純官不回應支持誰選特首。老豆教落,永遠買贏那一瓣,君不見無論支持誰,誰勝出便吾站渠台也。

-香港樓房供應超標。問題不是供應多少,而是不知來歷的錢會來買幾多。

-新樓房多納米樓。那是照顧港人而建,其餘豪宅對象是境外人士。

(特首競選特輯)
-港澳辦新開出特首四大配件,發燒發寒者爭相舉手表示完全符合。據講大民意調查,下列括弧乃自認合資格人數:

一、愛國愛港(口講市民差不多七百萬,包括外籍及持外國護照自稱愛國人士。)

二、中央信任(有此自信者僅五百人,全部都是走特別通道回內地者。)

三、有管治能力(舉手者包括各大中小企負責人,政府高官及維園亞伯共一百萬人。)

四、港人擁護(據二分法推算,約三百五十萬人,因為另一半無論對方說甚麼也必然反對。)

(神州消息)
-外電報導人民幣曾破七算,人行大發雷霆。難道不知黑錢是經黑市匯率?彭博新聞:等著瞧。

-大陸城市霧霾嚴重。難怪那麼多人搏大霧。


「和諧不是一百個人說同一番話,和諧是一百個人,有一百句不同的一番話之餘,而又互相尊重。」
(香港無線電視劇集《天與地》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