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新聞)
-政府買水風波起大浪,相信原是一片好心,因報章財經版經常報導股市歡迎北水,或許因而改買北地蒸餾水。
-政府購內地蒸餾水,問題重重。前江總主席訓誨「河水不犯井水」,但沒有說蒸餾水。《紅樓夢·第六十九回》井水不犯河水
-買水事件,財庫局責成物流署承擔「主體責任」。何謂主體責任?是否還有副體責任?分體責任?連體責任..?建議尋人找第一任特首,請他闡釋由他創立的問責制是如何劃分。
-不少批評香港輸入「造假」風氣,假學歷,假家族辦公室,假高才通,假... 以前有假發菜,傳有假醬油假雞蛋,現在則有假牌子飲水。希望特首說的小人滿街,是假的,實乃真君子也。
-官員交待假牌子蒸餾水事件,說採購機制出問題。醉眼結論是:官員沒有錯,因為大家均嚴肅跟機制處事。醉眼因而建議炒機制的魷魚,防止物流署買流嘢,同時有理由相信機制是港英埋下的炸彈。
-法庭有爭議何謂勾結外國勢力。更有建議也要弄清楚何謂勾佬。
-多個行業呈不景而結業,失業數字上升,套用新經濟學名詞「無就業復蘇」,很玄,像中獎無派彩。
-不時聽到官員說經濟轉型,回歸以來,逐年數,只見由A型開始轉至K型..,二十六個英文字母已過,現在不知是甚麼型?
(財經版)
-證監批准穩定幣發行,惟恐詐騙增多。正是:幣穩身不穩,幣定心不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