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

式飲式食(一)

標題沒有典故成語,解作各式飲食,頗多人寫作識飲識食,天下美食嚐不盡,有傳統造法,亦有所謂新派fusion,社會有不少美食家,也有習慣作挑剔者,總找些自己認為的瑕疵,以表示為老饕也。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
色惡不食,臭惡不食。
失飪不食,不時不食。
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
《論語·鄉黨第十》

自有文化開始,古人對食已有研究,以上說無論食物本質,色香味,以至刀章配料都不能馬虎。筆者認為要成為真正的美食家,除了有敏銳的味覺,首要條件是要懂烹飪,包括對食物特性的了解,進而掌握各種烹調配搭技巧。

筆者不懂烹飪,無資格評彈,對食物只分好食,一般,和難食。年事漸長,對有礙健康的美食已盡量避免,不像以前四處找美食,不惜腰間錢,甚至遠赴外國為一嚐名店名廚佳餚。有一次,與友人往日本京都一歷史悠久的料理店,方進門,接待的問有沒有訂位,我們說沒有,接待員說抱歉,同行的是日本通,用日語問可否standby,豈料接待說,他們人客需數星期前訂位,而訂了位的從不會不來。

筆者和所有人一樣也喜歡美食,但現在要求不大,只要不難入口便是好食物,且食量非常有限。英諺We eat to live, not live to eat. 兩者亦是年盛與年長時的分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